《指南》论文——愿小树苗健康成长【主题】《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是以家长和教师为使用对象、引导我国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的指导性文件。它尊重儿童的天性和认知规律,珍惜童年生活的特殊价值。引导我们在《指南》的指引下——愿小树苗健康成长!【关键词】3-6岁五大领域游戏学习与发展《指南》是为指导幼儿园和家庭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而制定的。《指南》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大领域描述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每个领域按照幼儿学习与发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划分为若干方面。每个方面有学习与发展目标和教育建议两部分组成。我对此作了进一步的认知与分析,希望我们能在《指南》的指引下——愿小树苗幸福成长、快乐相随!一、健康领域中的子领域身心状况的目标2——情绪安定愉快。所谓“情绪安定愉快”即是心理健康。儿童心理学家陈鹤琴在《儿童的心理》中总述和论析了儿童所具有的好游戏、好奇、好群、好模仿、喜欢野外生活、喜欢成功、喜欢别人赞许的心理特点。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要以身作则,教育幼儿进餐时坐姿要正确,并不是一味的讲述就能让幼儿知道什么是正确的坐姿。小孩子是好模仿的,我在进餐时保持正确、良好的坐姿,他们自然会愉快地模仿并且养成有良好的坐姿习惯。不仅如此,孩子周围人物的行为举止,他们大概都是要模仿的。所以,要让孩子情绪安定愉快就是要营造温暖、轻松的心理环境,让幼儿形成安全感和信赖感;教师要帮助幼儿学会恰当表达和调控情绪。若能依据小孩子的心理而施行教育,那教育必有良好的效果!二、社会领域中的子领域社会适应的目标2——遵守基本的行为规范。俗话说:“三岁看小,七岁看老。”《我们的主张》一文中,关于幼稚园教育的一条主张——我们主张幼稚园是要使儿童养成良好习惯的。我的班上有一个小朋友经常喜欢拿别人的东西,他只是觉得别人的东西很漂亮而他自己却没有,拿到了别人的东西满足了自己强烈的占有欲。而在他的潜意识里还并不了解“偷”的概念,也并没有感受到这种行为的可耻。当我发现他的行为时,我就引导他理解自己的行为是错误的,并且鼓励他勇敢地向别人道歉。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习惯,二这种习惯有大部分是在幼年养成的。因此,我们要抓住幼儿养成教育的关键期,培养幼儿良好的文明礼貌行为习惯。结合社会生活实际,帮助幼儿了解基本行为规则和其他游戏规则,体会规则的重要性,学习自觉遵守规则。愿我们的小树苗在良好的行为习惯下茁长成长。三、艺术领域中的子领域表现与创造的目标1——喜欢进行艺术活动并大胆表现。艺术审美活动是一种高度实践性和高度游戏性的人类活动。给孩子一副完成好的艺术作品,让他们来绘画,那画出来的必定和展示出来的作品相似。如果,为幼儿提供一个场景,营造愉快和安全的氛围,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一个被剥开的桔子就会被绘画成一朵绽放的橘色的花、孩子们手中任意物件的敲击声就会变成他们美妙的音乐。也许,有些老师会认为幼儿敲打桌子会很吵闹而影响到班上的秩序,而我却偏偏喜欢这种快乐的交响曲,甚至我也会疯狂地和他们一起敲击,映入眼眸的是孩子们那一张张愉快、兴奋的笑容。所以《指南》的教育建议是:为幼儿创造机会和条件,支持幼儿自发地艺术表现和创造;营造安全的心理氛围,让幼儿敢于并乐于表达表现。小孩子是生来好动的,以游戏为生命的。在任何领域的教育教学活动中,都可以以游戏为主体,激发幼儿的兴趣,从游戏中带领幼儿专注于学习活动,从而愉快地、自主地学习到各种知识。在《渴望学习》一书中指出,幼儿的游戏动机是很强烈的,因为游戏为儿童提供了自我表达的机会,通过语言和思想的交流进行的社会合作机会,理解情感和社会的机会,以及自我调节的机会。教师运用游戏活动来推动幼儿的学习。众所周知,学前教育的宣传主题是:“快乐生活,健康成长。”幼儿的学习是在做中学、在玩中学、在生活中学。幼儿就像是一颗正在成长的幼苗,而幼儿园小学或教育却抑制着他们的成长,家长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却让孩子们背负着沉重的负担。真心地希望大家能够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