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地名》学习行为态度评价问卷基本信息姓名尚晓军性别男年龄43学历本科职称小高教龄21学科语文学段小学年级(班)四年级背景分析教学内容1.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学习,进一步明白地名是各个历史时代人类活动的产物,也是人们工作、生活、交往不可缺少的工具。2.通过地图、调查访问、收集资料、游艺活动等活动,透过地名,了解历史文化知识,学会整理资料、提取信息,体会其中的文化,提升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3.在收集、介绍地名的过程中,用自己获得的识字方法自觉识字。评价情境在什么学习情境下对学生的行为态度进行评定?(一堂课?一单元的课?一次活动?一项任务?)每一次任务。评价内容对学生哪些方面的行为态度进行评定?(内容?方法过程?师生关系?)1.进一步明白地名是各个历史时代人类活动的产物,也是人们工作、生活、交往不可缺少的工具。2.提升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评定目的评价结果主要用于什么?(课前学情分析?了解课后达标情况?)明白地名是各个历史时代人类活动的产物,也是人们工作、生活、交往不可缺少的工具。通过地图、调查访问、收集资料、游艺活动等活动,透过地名,了解历史文化知识,学会整理资料、提取信息,体会其中的文化,提升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问卷/检核表设计环节一、看中国地图,大概了解祖国的基本情况检查预习,情景导入一开始,我便让学生观祖国版图,并文字提示祖国的基本情况,提问:从观图和文字提示的过程中你学到了哪些知识?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和学习本单元的兴趣。环节二、明确目标,感知文本在导学案中出示目标,可以使学生学习目标明确,有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功能。也可以让学生通过学习目标进行自学、探究。环节三、检查前节课所学知识,导入新课(完成自主学习1,2题。)了解前一节课学生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有助于本节课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环节四、进行游艺活动,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和巩固知识(完成导学案探究知识一、二题)开展游艺活动,猜城市名称,编地名谜语、找一找诗里的地名、把诗句补充完整、填成语组地名、给地名归类、提问家乡地名等环节,使学生进一步加强对知识的巩固和对家乡的了解。环节五、回归总结,升华主题(完成当堂检测及巩固提高和课后反思)。出示肃南地图和风景图片,让学生通过观图了解家乡,激发热爱家乡的情趣,同时让学生谈学习本单元的感受。环节六、拓展延伸、加强知识知识拓展部分,通过有趣的地名,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国幅员辽阔,物产丰富,民族众多、文化丰富多彩,地名多种多样,生动形象,风趣雅致,耐人寻味。获得更多的有个地名的知识。八、对本节课的反思反思自己今天这堂课,我发现学生的地理知识较贫乏,而我补充的资料还不够,或者说不到位,应该让学生更具体地知道我国的地名。同时,课堂驾驭的能力欠佳,希望各位老师能畅所欲言、多提缺点,我将诚恳的接受。附1:积极行为评价单示例请你阅读每项表述,并依据自己对表述的认可程度在表格中的相应位置画“√”编号评价项(用第一人称的陈述句)A非常同意B比较同意C不确定D比较不同意E非常不同意举例1这堂课我会积极举手争取回答问题√举例2我独立完成了本课的作业题√1234567小计总计注:如需量化可以将A赋分5分,B赋分4分,C赋分5分,D赋分5分,E赋分5分附2:消极行为评价单示例请你阅读每项表述,并依据自己对表述的认可程度在表格中的相应位置画“√”编号评价项ABCDE(用第一人称的陈述句)非常同意比较同意不确定比较不同意非常不同意举例我这堂课没有注意听讲√举例课堂讨论时我一言不发√1234567……小计总计(注:如需量化可以将A赋分1分,B赋分2分,C赋分3分,D赋分4分,E赋分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