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奔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会写本课生字,理解“接济”,“周旋”,“奸诈贪婪”等词语的意思。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并精读“后羿射日”的故事。教学重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借助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后羿力大神勇、为民造福的优秀品质。教学过程:一、赏“月”吟诗,引入新课1、投影出示《月之图》在中秋的夜晚,看着一轮圆圆的月亮从水面升起,我们心中会不由冒出许多的诗句来,比如“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比如……(学生补充)A、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B、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C、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D、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E、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提到月亮,我们都会想到一个与之息息相关的节日——中秋节、关于月亮,关于中秋节,有许多美妙动人的传说和神话故事,今天,咱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一个——《嫦娥奔月》。2、学生齐读课题解题:奔,奔向。“奔”是个多音字,这里读bèn。3、学生对课题质疑:读了课题,你产生了什么疑问?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2、朗读课文,弄清故事大意指名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学生认真听,并思考:(1)你觉得文章主要写了哪几个人物?后羿嫦娥逢蒙(2)课文围绕这几个人物讲了一个什么故事?用简洁的话语把故事大意完整地说一说。(3)针对学生回答及时引导,引导学生说出故事的主要情节:射日英雄后羿的徒弟逢蒙想偷后羿的仙药,嫦娥为了不让逢蒙的奸计得逞,自己吞下仙药,飞到月亮上,被迫和后羿分离。三、精读课文第一段过渡:我们都知道,嫦娥是吃了仙药飞天的,可是仙药又是从何而来呢?这呀,又和另外一个很有名的神话故事有关——后羿射日。让我们一起看看当时后羿这位大英雄是如何射日的吧!1、文中哪几自然段是描写后羿射日的?第1、2自然段1、指名读第一段。其他同学思考:你读懂了什么?从哪些词语体会到的?2、交流(1)抓住“直晒”、“冒烟”、“实在无法”等词语,体会十个太阳的危害。①后羿为什么要射日?什么叫做“苦难”?为老百姓解决苦难(痛苦和灾难)②你从哪些字、词可以看出老百姓生活在苦难中?要求回答完整:我从……看出老百姓生活在苦难中。直(不停的)、实在(无可奈何)、无法(逼到绝境)③从这些词你感受到什么?应该怎么读呢?你能不能读给我们听听?是啊,真是苦啊!热的都活不下去了啊!十个太阳烘烤着,人们没有水喝,没有粮食吃,炎热难当,这是多么悲惨的生活啊!④全班齐读该段。(2)抓住“登上”、“运足”、“拉满”、“一口气射下”等词语,体会后羿的力大无比,为民造福。①后来有位大英雄出现了,他是——后羿,他又是怎样为老百姓解除苦难的?拿笔画出有关动词。登上、运足、拉满、一口气射下(射的声音是怎么样的呢?嗖-嗖-嗖表现了什么?)(箭的速度快,力量大;后羿箭术精湛)②从这些词你觉得后羿是怎样的一个人呢?力大神勇、为民造福③那这些动作应该怎么读?你把第二段前两句读一下。恩,真是力大无穷啊!真是神勇啊!④那后羿把太阳都射下来了吗?为什么他还留了一个?他是怎么对太阳说的?指名学生朗读。3、用自己的话说说后羿射日的经过。4、有感情地齐读,要读出人民的苦难,更要读出后羿的英勇。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通过语言文字的品读,剖析故事中嫦娥的形象。教学重难点:感受嫦娥美丽善良、机智勇敢的形象,培养学生心地善良、为他人着想的思想品质。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1、上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课文1、2两小节,主要讲了什么?(后羿射日)2、后羿是一个怎样的人呢?(力大无比,为民造福)二、品味人物嫦娥是后羿的妻子,她又是一个什么样的女子呢?今天我们继续读美丽的民间故事——(读题)《嫦娥奔月》。在每年的八月十五中秋节,人们会摆上果品,并且赏月、吃月饼,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习俗呢?乡亲们为什么非常想念嫦娥?请大家默读课文,从文中找找原因。1、嫦娥的美丽善良呈现:后羿的妻子嫦娥,是个美丽善良的女子。她经常接济生活贫苦的乡亲,乡亲们都非常喜欢她。什么是“接济”呢?(在物质上帮助别人)比如张家凑不够孩子的学费,嫦娥就送点银子去,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