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中教师的评价技巧兰州市中山小学张明欣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决定着课堂教学的走向,影响着教学效果:我们低年级的老师纷纷采取肯定的、积极的、富有刺激性激励的评价。的确,激励性评价可以激活教学气氛,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但是,一味提倡无原则的激励性评价,是否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呢?是否能真正引起学生对语言文字本身的兴趣呢?一、教师评价语言要准确、要有引导作用。在新教育理念的倡导下,我们的老师都慷慨无私地献出了赏识教育的法宝,一味地为学生叫好。孩子明明读的不够流利,老师却说:“你读得真好!”孩子明明回答问题不够准确,老师却说:“你说的很好,谁再来说说?”试想,老师这样的失去原则的表扬会给这些六七岁的孩子怎样的引导在他们眼里老师表扬的自然是对的。由于老师没有准确客观地指出学生的长处及存在的缺点,学生也就错失了一次次“扬长避短”的机会。所以,教师评价语言要把握好尺度,要本着对孩子的长期发展负责的态度,给孩子正确的引领,如低年级学生刚开始学习朗读,教师要摆正心态,既不要期望过高,求全责备,说学生这里没读好,那里没感情,又不要漠视学生朗读存在的问题,夸大其词,一味地称赞学生,这样极易使学生“迷失自我”,而是要针对学生的朗读能力作出公正合理的评价,使学生既认识到自己的长处,又明白尚须继续努力的地方,以良好的心态投入到朗读学习中来。低年级学生写字教学也是很重要的环节,此时我们的每一句指导,每一次评价都会对他们今后的书写产生深远的影响。对学生一点一滴的进步都需要细心关注。平时我只要发现学生的一篇字,就在写得好的字上画一个圈或者盖一个刻印的奖章,有时还写上:“多漂亮啊!”“我们班的小小书法家,继续努力吧!”“今天你的进步真大呀!”总之,不错过学生的每一个亮点。对那些做事急躁、动不动就使用橡皮或者注意力不容易集中的学生,我在巡视的过程中轻抚他们的头,轻声地提醒他们不要急躁。还会在他们旁边站一会儿看他们写字,分析他们的作业的长处与不足,有时还根据情况在他们本子上范写。通过我经常的点评,学生一方面提高了审美能力;一方面也从教师的点评中掌握了点评方法。有的学生模仿老师我的样子,对自己或他人的书写本点点划划,还写上了“我有进步了!”“我还要继续努力!”“你写得真漂亮!”“我要向你学习!”……写字的乐趣在学生的自评和互评中得到了释放。生生、师生之间的关系也在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中得到了和谐的发展。二、教师评价方法要避免长期化、单调化。曾经听过这样一节公开课,教师从头到尾无论采取肯定的、积极的的评价。学生无论是读了几个词,答对了一道题的,还是朗读了一段课文,老师几乎无一例外地给与表扬:“真好!”“真行”!“你真棒”的称赞声不绝与耳。老师还兴师动众地要求全班孩子一次次掌声鼓励。说实话,诸如此类的现象在我们低年级的语文教学的课堂上还真是为数不少。我自己也有这样的经历,一年级时,孩子们听到“你真棒”时会很高兴,听课更认真了,但到了二年级,我慢慢发现,多数孩子大概已经产生了听觉疲劳,这种单一的、节节上也许孩子从每一位老师那里都可以轻易得到的评价已经失去了效力。于是我赶紧尝试变换语言,当孩子听得认真时,我说:“我从你们的坐姿上感觉到,你们听明白了。”:“你的眼睛告诉我,你在认真听课。”当孩子读书后,我说:“读得很好,听得出你是将自己的理解读出来了。特别是这一句,请再读一遍。”“我发现你的朗读水平越来越好,都要超过老师了!”“你虽然读的不够流利,但读的很努力,谢谢你!”当孩子回答问题后,我说:“你的小嘴巴真厉害,回答的又清楚又准确!”“我觉得你心里明白了,但就是表达不出了,谁来帮他说说?”我发现评价语言的改变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和对自我的肯定。在低年级教学中,因为孩子的注意力不够集中且集中时间短,我们大多数老师都会采用一些小游戏获奖励小红星的方式来激励孩子。的确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调节课堂气氛,但是,从长远来看,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持续发展。学生会把学习这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