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教学设计中张中学:熊敏丽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学习现代诗歌的基本朗读技巧,学会划分节奏、重音,能有感情的朗读;通过朗读体会作者深沉的思乡之情,让学生体会美。教学难点:是通过诵读体会作者深沉的思乡之情,培养学生的想象和联想的能力。知识与能力:1、学习现代诗的基本朗读技巧,学会划分节奏、重音,能有感情地朗读2、学习诗歌中借物抒情的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作者深沉的思乡之情和爱国情怀,激发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以便激发学生“为中华之掘起”而读书。过程与方法:通过诵读、欣赏、联想等方法,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教具准备:自制课件(多媒体教学)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听歌曲《故乡的云》,想想这首歌写了什么内容?(游子思念故乡)每个日落的黄昏,每个月圆的夜晚,都会牵动游子的离愁别绪,勾起对故乡的眷恋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台湾当代诗人的思乡之作——《乡愁》。二、作者简介:余光中,台湾当代著名诗人,散文家和诗歌评论家。祖籍福建永春,1928年生于南京,在南京生活了近10年,1950年去台湾,曾在美国和香港求学和工作。由于特殊的政治原因,大陆和台湾长期阻隔,而诗人又经常流浪于海外,游子思乡之情,是他的诗歌作品中的重要内容。余光中的诗,兼取中国古典文学与外国现代文学之精华,创作方法新颖灵活。文学大师梁实秋评价他“右手写诗,左手写散文,成就之高一时无两。”著有诗集《舟子的悲歌》、《蓝色的羽毛》、《白玉苦瓜》三、学习诗歌:(一)朗读诗歌1、欣赏要求:(1)、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2)、把握诗歌的语速、节奏和重音。明确:节奏:按音节或意义单位来划分;重音:能突出对象的特点,能体现中心、突出主题,是段中的关键、句意的重点或情感强烈的地方2、听示范朗读3、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诗歌,并以第一小节为例,划分节奏并标出重读音。4、让学生再读诗歌,请学生范读,并作评价。(二)再读诗歌,思考:1、全诗按什么顺序来结构全的?2、乡愁是一种抽象的情绪,诗人借什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呢?3、那这四者各表达了怎样的情感?4、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三)、赏析诗歌:我当评论家请同学们从诗歌的主题、诗歌的结构、诗歌的用词、修辞手法和想像联想等方面任选其一来评论。1、学生思考后小小组讨论2、学生代表发言3、教师小结美点赏析1、结构美:四节诗结构统、字数相等、又有变化2、音乐美:同一位置上的词的重复和叠词的运用,在音乐上造成一种回环往复、一唱三叹的旋律之美。3、形象美:邮票-船票-坟墓-海峡4、情感美:家国之思5、意境美:生动形象深沉真切(四)背诵诗歌。四、拓展与思考:联系你所学过的古诗词或现代散文,找出同样表达“乡愁”这一主题的句子或段落.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风月自清夜,江山非故园五、总结师:席慕容说,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愿同学们通过本课的学习,更爱自己的家乡,更爱自己的祖国!让我们共同祝愿台湾早日回到祖国的怀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