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数学创新素质培养之我见南部县第二中学李久坤当今社会的科学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发展,知识经济带来的第五次浪潮推动着社会、人类文明的发展.为了使中华民族能立于不败之地,党中央在全教会上明确提出了: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大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提高知识创新能力,密切教育与经济、科技的结合.把创新提到了一个重要的地位高度,所以,教育在培育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必须要改革以适应社会的发展.推广到我们的中学数学教育同样要创新,要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为突破口进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这给我们所有的数学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课题,一个学习发展的机会.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数学创新素质呢?我认为数学创新素质的基本构成是创新意识(精神)、创造性思维、创造能力.而创新意识是创造的前提和关键,有了创新意识,才能抓住创新机会,产生创新方法,启动创新思维,锻炼创新能力,获得创新成果,进而推动创新素质的提高因此,根据人才成长和发展的规律,应该致力于培养以下几个方面.一、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在数学教学实践中要做好以下几点:①摆正教与学的砬置,创造美好和谐的课堂教学情境,为学生提供主动学习、积极参与的思维空间.处在这种情境中学习学生就容易产生一种最佳心态,从而诱发潜在的创新意识.比如数学课多注重启发式、讨论式,随时给学生表现的机会,让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②营造氛围首先营造自由宽松的氛围,赋予学生一个自由发挥的天地,说己之欲说,做己之欲做,这对培养创新意识十分重要.罗杰斯强调让学生处在一种无拘无束、自由畅达的空间,尽情地“自由表达”和“自由参与”,据出访色列的教育界人士说以色列的学校教育也十分强调创造自由宽松的环境气氛,在校园内设有‘主动墙’,让学生对学校的教育改革等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这不仅增强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也无疑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可见营造使学生个性得以自由发展的宽松氛围是何等重要.在平时数学教学中,树立良好的舆论导向,师生之间建立起一种平等、理解、尊重的和谐的关系,鼓励那些不平常的方式来观察和思考,理解事物的学生,让其得到充分表达自己思想、情感冲动的机会,使其“加倍地感到自尊,三倍地感到自重,四倍地感到自信”,由此发展创新意识.二、培养学生的数学创造性思维什么是创造性思维?国内外有多种说法.有的说:“创造活动中进行的思维就是创造性思维.”有的认为:“创造性思维就是直觉、灵感和发散思维.”也有的认为:“创造性思维是指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我认为创造性思维在数学学习中是一种用新颖的、独特的方式来解决问题或提出对某个数学问题的看法的思维活动.它是以发散性思维为核心(正如吉尔福特所说“正是在发散思维中我们看到了创造性思维的最明显的标示”),由多种思维有机结合而成的一种复杂的思维活动.比如在数学这门基础学科的发展历史上,大到每种理论的诞生每一个分支的产生,到每一个概念、公式的建立,都贯穿着人类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充满着人类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创造性思维并不是天生就有的,是需要培养、发育才能得到的.在数学教学中,学生在老师的“诱导”下,“曲径通幽”,寻找解决问题的“神来之笔”,亲自体验这些创造性思维活动的过程,以达到开发智力和能力提高创造性思维的品质,增强创造力的目的。三、培养学生的数学创造能力人的智力组成包括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理解力、想象力等因素,而创造力往往是这些因素的有效综合,表现为能摆脱现时思维方式的束缚,发表与众不同的新见解;能提供不同于常规解答的新解法;善于解决结论不确定型问题;善于对已有知识、方法及具体问题提出有价值疑问的能力。创造力的培养能促进各种智力因素积极发展,使个人的智力结构渐臻完善,从而带动个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教育者的任务不再是向人脑的仓库储存知识,而是给学生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和天赋.另外,数学教学中要培养其实事求是的治学精神,勇于实践,勤于动眼、动手、动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