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体积与容积教学反思VIP免费

体积与容积教学反思_第1页
1/2
体积与容积教学反思_第2页
2/2
《体积与容积》教学反思安徽省宿州市第十二小学周红体积与容积的学习,是学生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以及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基础上进行的,这一内容又是进一步学习体积的计算方法等知识的基础,也是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重要载体。“一块泡沫贯穿始终,一个杯子揭示区别。”这是本节课教学设计的最大亮点。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比较两个物体的大小,首先会想到用秤称的办法(学生认为重的物体就大),在课的一开始,我首先出示泡沫与石头,泡沫轻却很大,石头重却很小,这是一个很好的反例,不用老师用过多的语言去讲解描述,学生就会明白。接下来这块泡沫又是师生做实验的展示台,最后它又是由体积到容积的过渡。这块泡沫是我花一元钱从一个收破烂的老人那里买来的,它的作用可以说是发挥的淋漓尽致,物超所值。在揭示容积的概念时,是从两个杯子谁装的水多引入的。我选的两个杯子,1号杯子比较矮,体积小,但容积大;2号杯子很高,是一个双层的杯子,体积大,但容积小;(给学生造成错觉),学生认为2号杯装的水多,师问:到底哪个装水多呢?学生就会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根据学生说的方法,把1号杯子先装满水倒入2号杯子,如果有剩余,就说明1号杯大。如果倒不满就说明2号杯大。教师做实验。通过直观的演示,使学生理解判断一个容器的容积大小,不能单单从外观去判断,关键要看里面的空间。接着,师出示1号杯里很少的水。问:这里面水的体积是这个杯子的容积吗?为什么?再出示2号杯,现在这个杯子里水的体积就是这个杯子的容积,紧接着我把2号杯盖上盖子,让学生观察,体积与容积的区别与联系就一目了然了,同一个物体,它的体积一定是大于容积的,因为做容器要用到一定的材料。在练习的设计上,我做了一定的整合。我把练一练中的1,2,3题提到了试一试前面,捏橡皮泥以游戏的形式出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练一练的2,3两题以课件的形式呈现,让学生通过观察,讨论交流,进一步理解等体积变形与容积的有关知识。然后做试一试,为了便于观察与比较,让学生看书解答。这道题是让学生比一比谁搭的长方体体积大,为后面学习长方体体积作铺垫,给每个学生都提供数的机会,使所有学生都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数完后问“你们想不想也动手搭一搭,”激发了学生动手操作的热情,把学习的氛围又一次推向高潮。在捏橡皮泥时,有位同学说原来长方体与捏成的球体积不一样大。我当时是很着急的,极力跟它解释,最终说如果把它们放入水中,水面上升的高度一样吗?那位学生才明白。问题是解决了,现在回想起来,如果把这个问题交给大家去讨论交流,发表自己的想法,让学生的思维碰撞出火花,这样会使全班同学都加深了对形状改变,体积不变知识的理解,教学效果可能会更好。在教学中,我的教学机智还是远远不够的,我们的业务校长跟说我,课堂上一定要注意”听”学生的发言,老师的话要和学生的话“接”得上去,“听”和“接”是师生间的一种对话,课堂是预设与生成的统一,我豁然开朗,课堂探索又上了一个新高度。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体积与容积教学反思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