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电子邮箱一、教材的分析与处理:1、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本节课是初中七年级信息技术下册第四章第一节的学习内容是申请电子邮箱。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们已经掌握了网上浏览的技能,但对网上这个常用的申请电子邮件功能,同学们从没接触过,在本节课中同学们不仅要学会申请电子邮箱,而且要了解什么是电子邮件,知道网上功能给我们的生活会带来极大的方便和快捷,也使同学们更加热爱科学,热爱网络化的生活。因此,本节课在教材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什么是电子邮件(2)、学会申请免费电子邮箱过程与方法:(1)通过任务的完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2)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及归纳总结的能力;(3)培养学生利用各种渠道自主学习,探索新知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良好的思维品质;(2)通过小组讨论和分工合作,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3)让学生养成遵守网络道德规范的良好习惯,负责任地使用因特网及团结协作意识。3、教学重点的确立: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人们更习惯用网络来传递信息,电子邮件越来越被人们普遍使用,本节课我们的学习内容就是了解什么是电子邮件和学会申请电子邮箱。因为这是一节很实用的课,理论性的知道是要了解和理解就可以,同学们的重要的是学会申请电子邮箱,所以我把申请电子邮箱做为本节课的重点。4、教学难点的突破:申请电子邮箱是一个较繁琐的过程,教师枯燥的讲解学生不但不愿接受,而且可以听的糊途,我让学生先进行自学,并且给同学提供各种自学的途径:课件演示,课件文字,教材,有网络讲解等,每名同学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基础的不同选择一种方式来进行学习,并且教师进行指导,同学之间也可以互相研究。自学结果后,我给同学安排一个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申请电子邮箱,这样自学效果好的同学可以帮助和带动自学效果不太好的同学进行申请,这样又是以小组为单位的生动的演示学习过程,对每名同学在自学过程中的疑难问题可以轻松解决,最后我又安排一个以组为单位每名同学都动手为申请电子邮箱的比赛,培养学生申请电子邮箱的训练性和准确性。5、学情分析:在授课中如将学生的起点定得太高,会脱离学生的实际水平,就会降低教学效果,使学生在高难度的学习内容面前望而却步;如将学生的起点定得太低,也脱离学生的实际水平,会造成时间和精力的浪费,使学生在低水平的内容上做无效的劳动,长此以往,就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比较准确的确定学生的起点能力,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学效率,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所以我们老师要充分认识学生,确定教学思路。现在学生的学习渠道越来越宽了,他们在学习新知识前,已经有了相当丰富的生活经验和实践积累。关键在于我们教师如何去充分估计和了解学生的这些已有积累作为学生的学习起点,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6、教材处理:为了更有效的突出教学重点,使学生一开始就对申请电子邮箱有一个明确的认识,所以在教材处理上,我把“什么是电子邮件、电子邮件的优点”,放在前面来讲,激发学生发邮件的热情,再引出“要想接发邮件,必须有自己的电子邮箱”,进而激发学生迫切想拥有自己的邮箱的愿望,再讲申请免费邮箱的步骤。由于本节课是教材内容的转折点,知识不好理解,比较抽象,根据这个特点,我通过多种渠道,向学生提供丰富的有关电子邮件的知识,如网上游览、制作交互式多媒体课件等。既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开扩了学生的视野,又使教材的内容得到适当的补充,使内容更加贴近我们的生活,易于理解,使学生的学习更具有趣味性、多元化。在此基础上,我创设一些问题,向学生布置任务,与学生共同探索、研究完成任务,学生始终处于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主动求知状态中,这样,教材的处理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更能够体现出教材本身的编写思想。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本节课利用任务驱动这种教学模式,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给学生设置任务,学生根据既定任务求知,每一环节都有明确的任务,使学生始终置身于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