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体验在语文课堂中轻舞飞扬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作为一种以教师为本、以书本为中心的认知教学,重复着师教生学、照本宣科的过程。这样的教学根本没有把活生生的学生当作学习语文的主体,忽视了人的个性发展,漠视人的个性差异,更谈不上文学语言在心灵深处的独特体验。所谓体验教学,是指在教学中教师积极创设各种情境,引导学生由被动到主动,由依赖到自主,对教学情境由接受性到创造性地进行体验,并在体验中学会避免、战胜和转化消极的情感和错误的认识,发展、享受和利用积极的情感与正确的认识,使学生充分感受蕴藏于这种教学活动中的欢乐与幸福,达到促进其主体充分、自由地发展的目的。在教学中,为有效地引导学生充分、自主、创造性地去感受、去体验,我做了一系列的尝试,摸索出了一些方法。一、创设情境,引导体验“入境始与亲”。课堂上,我努力运用多种手段,创设一个恰当的阅读情境,去吸引孩子们的目光,去撞击他们的心灵,给他们铺垫一个情感基调,让他们自发地关注,全身心地投入。1.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诱发体验。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这样的话:“对所见所闻的观察、倾听和体验犹如通向美的世界的窗口。”由于小学生受生活阅历和审美经验的限制,要给学生以美的感受,就得让学生能看得到、听得见、摸得着。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可以使学生沉浸在美好的意境之中。如:教学《浅水洼里的小鱼》时,在开课之后,首先向学生播放一段一群小鱼在大海里游来游去的录像,让学生感受小鱼在大海里快活地生活的情景,然后话锋一转:不久,潮水退了,可是有许多小鱼却留在了沙滩上,困在了浅水里,再也回不到大海,这可怎么办呢这样的导入,形象直观,能激发同学们对小鱼命运的关注和学习的情趣。在如:教学《威尼斯的小艇》一课时,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情趣,我精心制作了导入课文学习的课件,即先是高楼林立、马路纵横交错、汽车奔驰的诚实布局图;然后原图不变,将马路变成河道,汽车变成小艇,小艇穿梭于街道之中。。导入时,先让学生看课件(街道变河道,汽车变成小艇),再去学习课文的第一自然段,体会威尼斯这座诚实的独特风情。这种设计,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形象直观,巧妙有趣,能为学生增添学习的兴趣为学习、体验本课作好铺垫、引领。2.人物置换,引导体验当学生充分发挥其体验的积极性时,就会对课文中的情感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升华,从而形成新的情感信息,储藏于更深的“信息仓库”。这时,教师要启发学生对保留在心中的情感信息细细品味,总体把握,寻找“弦外之音”、“言下之意”,升华体验,达到顿悟。使用“人物置换”是一个很好的办法。让学生把自己放到课文中人物的位置,替换人物去做、去说、去想,深入体会课文的思想内涵。请看案例(《赤壁之战》教学片断):师:当曹操听说黄盖愿意前来投靠的消息,他会怎么样?生:他很高兴。生:他很兴奋。………师:老师给大家一个机会,来演一演曹操,咱们看看哪个曹操最像。生1:大摇大摆地走上讲台,仰面大笑:“哈哈哈,黄盖要来投降了,这回咱们可是稳操胜券了。”师(对着表演的学生问):曹操你怎么这么自信?生1:因为本来就是敌弱我强,这回有黄盖来投降,我军更是如虎添翼,不胜才怪呢!师:原来真有恃无恐,怪不得这么自信.谁再来演一演曹操。生2:大摇大摆地走上讲台,仰面大笑:”哈哈哈哈,识时务者为俊杰,黄盖倒不失为一个英雄。”师:小心啊,曹操,当心兵不厌诈。生2:不用担心,就是假投降我也不怕。对方区区30万兵马,我军80万,这不是拿鸡蛋碰石头吗?我还怕他不成!正是在这样的表演中,学生通过角色换位,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不但领悟到了曹操失败的原因,更重要的是人物的性格在学生心目中也因此而更为丰满。曹操的轻敌,曹操的刚愎自用都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3.想像体验,领会情感。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这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在教学中,我抓住儿童想象力丰富的特点,依据教材所提供的某一支点作为启发想象的发散点,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诱发学生内心的体验让他们在想象中巩固知识,在想象力中接受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