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立足小课题,做足大文章VIP免费

立足小课题,做足大文章_第1页
1/4
立足小课题,做足大文章_第2页
2/4
立足小课题,做足大文章_第3页
3/4
立足小课题做足大文章---松滋市实验小学小课题研究记实松滋市实验小学常言道:问题即课题,教研即科研。我想此话的核心要义就是阐明了在我们中小学的教学科研活动中要脚踏实地,以务实、求实、扎实的工作作风,立足小课题,做足大文章,进而卓有成效地开展好学校的校本教研活动。今天,有机会站在这个讲台,和大家一起交流我校在小课题研究中的一些做法,我感到非常的荣幸,借此机会,感谢荆州市教科院、松滋市教科院领导给我校这样一个向在座的各位请教与学习的机会,真诚希望我的发言能得到各位领导、专家、同仁们的赐教。接下来我从以下三个方面向大家汇报我校在开展小课题研究中的一些具体做法。一、奏认识之强音有人说,教育教学研究学校内涵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然选择。然而,在现实的中小学校里面,教师们往往既敬畏科研,又在敷衍科研;既想做科研,又觉得科研很神秘,高不可攀。我们认为以上问题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源于传统意义上的大课题研究中存在的“假、大、空、高、难、远”的种种弊端。那么,作为一线教师应该从事什么样的课题研究?这是值得我们参与科研规划与管理人员和作为教学科研主体的广大教师思考,并形成清晰认识的重大问题。对应着“假、大、空、高、难、远”,那就是“真、小、实、低、易、近”。也就是说,中小学教师的课题研究应该是一种“面对真问题、开展真研究、获得真发展”的行动研究;是一种小步子推进、从小环节切入、研究小问题的“小课题”研究;是一种源于实践、服务实践、在实践中研究的实践研究;是一种低起点、低要求、低重心的草根研究;是一种易接受、易操作、易见效的应用研究;是一种贴近教师、贴近生活、贴近工作实际的田野研究。以上认识是基于:教师的发展是一种自主的发展,一种内在的发展;教师发展的土壤,就是自己的日常教学实践;教师发展的条件,就是对“自己的日常教学实践”有一种洞察与思考,就是有很强的问题意识;而教师课题研究的范式,当然也就是基于自己实际教学问题解决的“小课题研究”。在课题研究培训与校本研修活动中,对教师我们不断强化上述观点的植入与认同,进而克服教师对于课题研究的“厌假”“恐高”“畏难”的不良心理反应,引导教师树立务实、低就、求易的小课题研究策略。二、给实践之强力大课题研究也好,小课题研究也罢,成败的关键在于教学实践。近几年来,我校坚持以“学校为主导,教师为主体”,让“大课题搭搭台,小课题唱戏”,以“教学为中心,课堂为现场”的课题研究管理与行动策略,强力推进小课题研究实践活动。1、学校为主导,教师为主体学校的主导作用体现在制度导向和业务引领两个方面。制度导向就是要建立起一整套能够较好地激活学校课题研究活动的管理体制机制,其内容包括组织领导机构、管理规范、监督措施、评价方案、奖励制度。使小课题研究的各个环节有据可依、有据可循,规范小课题研究的基本操作,推动小课题研究向纵深发展。业务引领就是对教师提供小课题研究知识的指导与服务。一是在教师开展小课题研究的过程中给予知识和技术指导,通过讲座、培训等向教师传授如选题方法、反思技术、“问题库”建设等方面的知识;二是指导教师成立小课题协作小组,搭建互助平台,开展团队互助服务,通过交流探讨,汇集集体智慧、解决教师开展课题研究中的问题与困惑。小课题研究的目的是教师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研究的对象是自己教育教学实际当中具体的、细小的、真实的问题;研究的情境就是学校、课堂研究的基础是教师的研究兴趣、教学需要、现实能力;因此,小课题研究的主体必然就是教师个人。教师参与小课题研究的主体性体现在:教师根据自己的兴趣,利用自己空闲的时间,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针对自己工作中的困惑,立足自己本校(本班)的教学实际,做自己想做的研究,做自己能做的课题。它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个别化、校本化、常态化。2、大课题搭台,小课题唱戏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对于教育问题,用分析的客观的方法研究。将大问题分析为数十数百个小问题,每一个小问题至少有一人继续研究办理,如是,即使大问题也不难解决。”以上观点为我...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立足小课题,做足大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