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研讨——如何开展有效集体备课主题研讨——如何开展有效集体备课中国教师研修网广西特聘专家教师研修网广西服务中心顾问高月亮国培2014广西中小学送教下乡项目2014.年10月贵港目录•同伴之间的协作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教师之间的协作是学校发展的新出路;•打造教师学习共同体,实现教师培训常态化。•丰富研修主题,通过集体备课、观课磨课、课题研究等方式,促进教研与培训有机结合,切实发挥校本研修的基础作用。•——《关于深化中小学教师培训模式改革全面提升培训质量的指导意见》用一辈子时间备课•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举过这样一个例子:一位有30年教龄的历史教师上了一堂非常出色的公开课。当听课教师请教他花了多长时间来备课时,他说:“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总的来说,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备课的。不过,对这个课题的直接准备或现场准备,只用了大约15分钟。”特级教师于漪的“一课三备”•一备:钻研教材,独立思考,形成“初案”;二备:博览群书,融汇贯通,写出“教案”;三备:课后反思,精益求精,补充“另案”。一备:不使用任何参考资料,凭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写好一案;二备:通读大量的教辅资料后,在一案的基础上形成上课教案;三备:课后根据课堂实际调整教学策略、知识的重难点、教学的方法形成三案。关于两次教研活动的反思•活动一。研究课题:“合理利用多种媒体,拓宽语文学习渠道”;活动形式:听一堂研究课,然后教研组组织评课。•承担授课的是一位年轻教师。课完全是这位教师自己准备的,备课组没有组织集体备课、试教。课前做了很多的准备工作,包括收集资料,制作课件,布置学习环境。•25位教师参加评课,评课中提出了存在的不足,或给予建设性的意见。•会后结果:授课老师感到委屈,组长不是滋味。•活动二、研究课题:如何整体感知课文。研究形式:同前,听两节不同版本教材的课,然后组织评课。•教学设计是集体备课后确定下来的,组内的其他几位教师也都按照这一设计在自己的班级中进行过试教,每个人都提出了改进与调整的思路。•评课的时候,大家对两节课进行了比较,每一位教师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对教师整体感知课文的环节与方法给予了肯定,同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会后结果:大家都比较满意,执教老师认为成功是集体的智慧,问题也是集体都需要反思。所以平静依旧。结论•有效的集体备课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平台。活动一:热身•忆一忆:集体备课对我的日常教学有多大帮助,请按照问卷回答!集体备课对我日常教学的帮助有很大帮助有较大帮助有一点帮助没有什么帮助从十五届青赛课看集体备课何谓备课•备课—教师授课前的教学准备。•主要是指掌握教学内容,领会编者意图,确定目的要求,选择教学方法。显然,深入钻研教材,是提高备课质量的核心。•备课是重要的教学环节,是教师的基本功;教师认真做好备课工作,对提高教学质量、积累教学经验、提高教师水平有着重要意义。•备课是一项细致、艰苦而又富有创造性的劳动,它要达到科学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结合。教学质量的优劣、教学效果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备课的粗细与深浅。•大量的教学实践证明,即使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如果课前准备不充分,教学效果同样不理想;与此相反,有的新教师由于认认真真的备课,教学内容充实,教学方法灵活,课堂教学也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因此说,对备课采取什么态度,是衡量一位老师的责任感和工作态度的重要标尺。备课备什么?•1.钻研教材,钻研课标、确定目标;•2.备学生(了解学情):认知基础、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等;•3.设计教学过程:重难点、教学策略、教学流程等;•4.制定教学计划;•5.课前准备工作;•6.备教法(教学方法及理论依据、学法指导、问题情境、活动开展、反馈调控);•常用教学方法:讲授法、问答法、演示法、实验法、实践活动法、合作学习法、练习法、讨论法、任务驱动法等;•启发式、探究式、参与式、合作式。•选择教学方法应根据的一般原则: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符合学科特点及学生的年龄特点;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有利于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