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生命之花绽放》教案——2014年国培初中思品班唐杰一、教材分析(一)本框地位及作用人教版初中思想品德课分为三大板块,本框所在的七年级上册第三课属于“成长中的我”这一板块中《认识新自我》的开课篇。本框是学生在学习了“世界因生命而精彩”、“人的生命的独特性”两框知识后,对生命的互相关爱有了整体感知,但面对人生的意义、生命的价值等问题还不是很清楚,这也正是本框所要解决的问题。所以本框是第三课的重点和难点,是前两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生命教育”的“瓶颈”。初中阶段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如何看待生命,人生的意义何在,这些都是极为重要的人生问题。青春期中青少年正处于半幼稚、半成熟的时期,他们对这些问题有了一定的思考,但往往存在偏差。他们的独立意识与逆反意识同步增强,往往对“自尊”很看重,相反对生命却异常地漠视,不懂得尊重、珍爱生命。因此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生命,形成正确的生命观显得尤为重要。(二)本框内容结构本框在内容设计上共有三个层面。第一层面:“肯定生命,尊重生命”;第二层面:“永不放弃生的希望”;第三层面:“提升生命的价值”。这三个层面层层递进,教学处理过程中要环环相扣,循序渐进,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三)教学目标及依据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中提到:“体会生命的可贵,珍爱生命;知道应该从日常的点滴做起,实现人生的意义,体会生命的价值”根据这课程标准和七年级学生的实际,本框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1、知识目标:(1)知道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价值的,既尊重自己的生命也要尊重他人的生命。(2)正确理解生命的内涵,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它的价值。(3)知道怎样的生命才有价值。2、能力目标:懂得要提升生命的价值应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欣赏每种生命存在的价值和意义,珍爱生命,和睦相处。(2)悦纳自己的生命,尊重他人的生命。(3)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内涵。(4)回馈社会,造福更多的生命。(四)教学重难点及依据依据:近年来,在部分青少年中,自毁健康、不珍爱生命的现象时有发生。不少青少年因为一点事情不顺心,就放弃了青春的生命,走上了自杀的绝路。他们不懂得生命的宝贵,更不懂得珍爱生命、呵护生命,这就使得他们的生命出现一片空白。一旦有了外界的压力就失去了生命的承受力,不仅毁灭了自己的生命,而且还会残害他人的生命。教学重点:肯定生命,尊重生命。依据:初中阶段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如何看待生命,人生的意义何在,这些都是极为重要的人生问题。青少年正处于不成熟时期,面对人生的意义、生命的价值等问题还不是很清楚,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生命,形成正确的生命观尤其必要。教学难点:提升生命的价值。二、教法、学法与教学手段的选择新课改中强调课堂教学是师生互动的过程。七年级学生有思想,乐于表现,他们既成熟又幼稚,直观的形象思维较强,抽象的逻辑思维较弱。基于此点,设计了“采用情境体验式教学、比较、讨论、归纳”的教学方法,体现了“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讲解为辅”的精神,让学生自己去活动、探究、体验、领悟,在关键之处教师给予适当的点拨,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进而使抽象的道理形象化,创设让学生思维层层展开的教学情景,有助于学生分析能力、综合能力的提高。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新闻播报(2014年7月4日,习近平主席在韩国首尔大学演讲,用韩语问好开场。他1说,“青年兴,则民族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希望青年人珍惜青春、创造生命辉煌。《来自星星的你》等韩国电视剧,在中国引起了青年人的浓厚兴趣。只有精彩的青春才能留下人生精彩的回忆。习近平主席对“青年人珍惜青春、创造生命辉煌”的希望,肯定引起了同学们的浓厚兴趣。那么,我们如何让生命之花绽放呢?)导入新课。让生命之花绽放(板书)多媒体展示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一)肯定生命,尊重生命(板书)让学生打开课本30页并阅读多媒体展示《生命的价值》材料后思考两个问题(学生阅读后老师提问):①你从这个材料中有什么感悟?②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