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与反思课题:《世界的海陆分布》科目:地理教学对象:七年级学生课时:1-2课时提供者:李晓雁单位:安定中学一、教学内容分析认识地球,了解世界的海陆分布,是学好地理的基础。本节教材包括海陆分布及其特点、七大洲四大洋等三部分内容,其中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主要包括海陆分布特点和七大洲的名称及分布。教材首先从文字和图像两方面说明了世界的海陆分布及其特点,使学生了解把地球称为“水球”的依据;然后从大陆、岛屿、大洲等基本概念入手,具体引出全球六块大陆以及七个大洲的名称、位置、面积大小。教材通过东西半球并采用读图的方法,引导学生关注各大洲的位置及相对关系;通过简单的地理统计图,使学生了解七大洲的面积大小及排序;最后,启发学生用简单的几何图形表示大洲基本轮廓,使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操作,初步学会填绘全球海陆轮廓略图的基本方法,为学习“认识大洲”一节打下基础。七大洲是人类的居住地,人地关系的研究又是地理研究的重点,该节内容是本章的重点,也是世界地理学习的基础。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全球海陆面积的比例,海洋和陆地分布的特点。2.通过读图掌握世界七大洲、四大洋名称及空间分布。3.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几何图形绘制七大洲、四大洋的轮廓及相互位置关系。4.通过学习七大洲、四大洋,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空间思维能力。(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探究互助,游戏激趣等学习方法,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与经历整理、分析、归纳、总结的学习过程,领悟合作、互助、讨论、交流的意义,积极主动地获得知识。2.教学过程:采用直观教学原则,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3.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动眼、动脑、动手、主动配合教师的教学。(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今天正确反映在地图上的海陆面貌,是无数人科学研究的结果。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三、学习者特征分析七年级学生接触过世界地理知识,对本节内容已有一定了解,但学生在学习方法、认识等方面都存在着欠缺与不足。基于此,这堂课的设计打破常规的传统教学模式,运用“问题—活动—探究”的课堂模式,利用网络资料、多媒体课件,通过跳伞游戏、探寻大洲等活动,给学生提供动口、动手、动脑的机会,让学生在读图中学习,从析图中总结,使学生对‘地理、地图’形成初步认识,培养学生用地理方法记忆地理事物的能力和读图分析能力。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本节是学生进入中学后,首次接触到世界地理的内容,要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主要是在读图、绘图、空间位置的判断等方面加以引导,使学生对运用地图形成初步的认识。为了使学生主动而有兴致地学习,可利用七年级学生喜爱游戏且好胜心强的特点,精心设计学生活动,以游戏的形式,帮助学生理清一些海陆地貌的概念以及全球海陆分布比例。运用多媒体课件结合自制的大洲彩色轮廓图等形式进行直观教学,加强学生对地图的感性认识,充分体现地理课的教学特色。在学法指导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看、想、猜、拼、画”了解地图和熟悉大洲的名称、特点及空间分布;并通过轮廓模型辨认七大洲,亲自动手绘制简单的七大洲分布图,记住七大洲特征和位置。通过总结七大洲的学习方法,让学生课后按照学习大洲的方法和步骤自学四大洋,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真正达到“授之以渔”。五、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1.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全球海陆面积的比例,海洋和陆地分布的特点。2.通过读图掌握世界七大洲、四大洋名称及•空间分布【教学难点】1.通过读图掌握世界七大洲、四大洋名称及空间分布。2.通过学习七大洲、四大洋,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空间思维能力。六、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播放视频,导入新课播放视频“震撼双眼”(导语导入)体验从太空看地球的壮观:同学们,太阳系有八大行星,其中目前已知的有人类、有生物生存的星球是地球,地球上的人类和生物生活在哪些地方?(学生:海洋里、陆地上、大气中)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世界的海洋与陆地的分布。探究活动一:跳伞游戏活动探究(教师)说明游戏目的、游戏规则:每组学生做十次跳伞游戏,学生甲转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