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人际交往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一、问题的提出当今社会是一个有强烈交往意识,信息万变的社会。社会越发展,社会联系就越广泛,对人交往素质的要求就越高。建设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市场经济和信息传播的高速发展,国内国际竞争合作的频密纷繁,无不预示着需要千百万具有良好交往素质的人才。这一切必须反映到学校这个小社会中来。小学时期是儿童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时期,是儿童开始学校生活的第一个阶段。然而,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得孩子们更多的是面对电视机、电话、电脑网络等,而缺少与人面对面交流沟通的机会,少年儿童在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越来越突出,甚至比学习问题还要严重,据青少年服务咨询服务中心对6万多人次的调查表明,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占42%,而学习方面的问题占27%。[1]在对三到六年级学生抽样调查中发现,有50%以上的学生都有或多或少或大或小的来自人际交往方面的困惑和问题[2],因此,对小学生人际交往适应不良心理分析及引导是时代的需要,是个性发展的需要,应当成为教育的内容。二、概念的界定交往,就是共在的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是人与人之间相互联系的一种基本社会活动。人际交往就是指在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为了达到彼此传递思想、交换信息、表达情感、满足需要等目的,通过一定的方式实现心理上的沟通和行为上的相互作用。人际交往心理是指人们关于良好人际关系形成的动机、态度和处置技巧。小学生人际交往主要是与同伴的交往、与父母的交往、与教师的交往。小学生人际交往适应不良,一般指小学生在与他人相处和交往的过程中表现出的心理和行为的不完善,不适的状态,如自卑,狭隘,逃避,焦虑,行为对抗等,并难以和他人相协调。[3]三、人际交往适应不良现象在现实生活中,特别是班集体生活中,学生间的人际交往总会出现紧张、冲突、矛盾的现象,而这些小学生交往的不良行为现在已经日趋严重。学期初,我针对学生人际交往过程中存在的不良心理,运用问卷调查法,对学生进行了摸底调查,根据问卷情况,表现学生存在的问题有:1.心胸狭隘型心胸狭隘是指心胸不够开阔,心眼狭小,缺少一定的度量,过于在意别人的说法,容易受到伤害,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小心眼”。即使是与自己本来无关的事情,也会觉得是指向自己的,产生心理冲突。小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则过多的表现为容不得别人,自尊心很强,特别敏感,喜好猜疑,常常无中生有,捕风捉影,或小事变大,甚至有的学生还因此而引发出一些攻击性行为。这在小学生人际交往的不良心理中居首要位置。我班有个叫李丹的女孩,她聪明、勤奋,但课间总是一人独处,显得有些不太合群。她在和同学的交往中表现出自尊心太强了,特别的敏感,特别容易受伤害,所以同学们都对她敬而远之。由于下午临时有活动需要提早集中,老师要求中午回家吃饭的同学抓紧时间,尽量早点回校,注意路上不要贪玩,注意交通安全。老师中午回家吃饭回校,正碰上路边有人争吵,班上的小仪正在人群里看热闹,老师并没有叫他,看他自己能不能严格要求自己,准时返校。结果他真的耽误了时间,回来迟到了。于是老师不点名地批评了他,“没有时间观念,不能约束自己,不准时返校……”。李丹由于在家找下午活动需要的材料,也回来迟了,她听到老师的批评后,总觉得老师是在说她,越想越委屈,竟然在座位上呜呜地哭了起来。同学们知道真相后,都说“李丹什么地方都好,就是太小心眼了!”2.嫉妒型心理学认为,嫉妒是一个人在个人欲望得不到满足而对造成这种现象的对象所产生的一种不服气、不愉快、怨恨的情绪体验。嫉妒是人性的弱点,常常发生在两者年龄、文化、社会地位与条件相当并有竞争关系的人之间,竞争中的失败者往往会对竞争对象产生嫉妒心理。嫉妒在同辈、同学和同事间更容易发生,因为在这些条件相当的人之间有可比性。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习具有竞争性,这往往容易使个别同学在内心产生程度不同的嫉妒心理。去年我给学生上一堂美术课,临近下课时,一位女学生半哭半叫道:“要你赔,要你赔!”我走过去一看,只见她已经完成的水墨画作业纸上有一个墨色的大圆点,这对于一幅完工的画来说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