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球表面,有高山,有低地,我们怎样用地图来表示?等高线第二节等高线与地形图韶关丹霞山华山富士山等高线的判读绝对高度:地球表面某一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海拔);相对高度:地球表面某一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海拔高度示意图地面高度甲山的海拔为米,丁山的海拔为米,甲山相对丁山的相对高度为米。15001000500等高线:地图上海拔高度相同点的连线。等高距:指两条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注意:判断地势的高低: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海拔相同,等高距在同一等高线地形图上是相等的。地势越高,数值越大,反之越小。练习图中的等高距是米,如果B是在等高线上,那B的海拔是_米。100;400地形坡度与等高线的关系: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等高线地形图等高线等高线是如何绘制出来的?等高线的绘制等高线地形图的制作原理•将海拔不同的等高线转化到同一平面上,形成等高线地形图。山地等高线的五种基本形态地形表示方法示意图等高线图地形特征山峰闭合曲线外低内高▲符号四周低中部高盆地洼池闭合曲线外高内低四周高中间低地形表示方法示意图等高线图地形特征山脊等高线凸向低处山脊连线从山顶到山麓凸起高耸部分(山脊地势比两侧高,是分水处)山谷等高线凸向高处山谷连线山脊之间低洼部分(山谷地势比两侧低,是集水的区域,易发育成河流)地形表示方法示意图等高线图地形特征说明鞍部一对山脊等高线组成相邻两个山顶之间的低地鞍部是山谷线最高处,山脊线最低处陡崖多条等高线会合重叠在一处近于垂直的山坡,称峭壁。峭壁上部突出处,称悬崖或陡崖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判读山地不同部位等高线形态山顶:等高线闭合,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山脊:山坡上向上隆起的部位,等高线向低处弯曲。(即凸出部分指向低处)山谷:山坡上向下凹的部位,等高线向高处弯曲。(即凸出部分指向高处)鞍部:两个相邻山顶的中间部分。形似马鞍。陡崖:垂直或近似垂直的陡坡,等高线重合。等高线地形图:地图上海拔相同的各点的连线。•基本特征:•①同线等高:处于同一等高线上的各点处处海拔高度相同。•②同图等距:在同一幅地图上,任意两条相邻等高线间的差值都是相等的。•③在同一幅图上的两条等高线一般不会相交(陡崖除外。)•④等高线都是闭合曲线(除非图幅被截断),等高线不会在图中出现中断。•⑤等高线由低值向高值凸出处为山谷,由高值向低值凸出处为山脊。•⑥在同一幅等高线图上,等高线越稀疏,表示坡度越越缓,等高线越密集,表示坡度越陡。根据所讲内容完成课本36页的活动题。等高线,海拔出,山峰之处有标注;陡坡密,缓坡疏,两山之间是鞍部;下弯脊,上弯谷,悬崖就在相交处。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形图•陆地可划分为五种基本地形: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完成课本第37页的活动题根据等高线识别地形(地势)特征和地貌类型:平原: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地势平坦,起伏很小(相对高度小)。•高原: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起伏较小(相对高度小);边缘比较陡峻(高原崖)。•丘陵:海拔较低,一般在200-500米,坡度平缓(相对高度不超过100米)•山地:海拔高度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起伏很大,坡度陡峻(相对高度大)。•盆地:四周高,中间低。利用地图认识地势•平原一般用绿色表示,海拔越低的平原,颜色越深。•丘陵、高原、山地一般用黄褐色表示,海拔越高,颜色越深。•海洋、湖泊一般用蓝色表示,水越深,颜色越深。•积雪、冰川一般用白色表示。不同类型的地形景观图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世界之最•最大的平原—•最大的高原—•最大的盆地—•最长的山脉—亚马孙平原巴西高原刚果盆地安第斯山脉亚马逊平原巴西高原刚果盆地安第斯山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