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浇灌花朵——心理健康案例分析甘肃省张掖市山丹县南关学校教师龙少华梁廸,男,10岁,小学四年级学生,父亲在外打工,母亲开理发店,他和母亲一起生活。开学一个星期还能正常完成各科作业,但是一周后作业经常少做,甚至不做,母亲、老师批评后,就把自己反锁在家里不说话,砸东西,逃避别人,也不和同学玩。原因分析经过和她母亲的交谈了解到,她的父亲是个简单粗暴的人,他俩经常打架,丈夫一气之下去新疆打工。在他年幼的时候,就经常受到父亲的打骂,但是,当父亲心情好的时候,又会满足儿子一切合理与不合理的要求,这就造成了他既胆大怕事又固执任性。年前,父母又打了一架想离婚,使他受到很大打击,加上母亲常常在儿子面前哭诉自己的不幸,使这个小孩情感更加脆弱,心理压力更大,觉得自己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来,放学后干脆就把自己反锁在家里,不好好写字,作业胡乱画,经常采取有意回避的态度,不和同学、老师、家长沟通,常常压抑自己。通过家访,我明白了他不喜欢学习的原因是受到心理上的困扰。由于家庭父母关系不好,使他失去原有的心理平衡,变得更加焦虑不安,感到孤立无助,继而逃避,这是一种高度焦虑症状的消极心境。我认识到这时候家长和老师不闻不问,或批评责骂他,不仅不会消除这种不健康的心理,反而会增强这种心理。长此下去,其认识就逾片面,心理的闭锁就逾强,最终将导致对任何人都以冷漠的眼光看待,更加孤立自己,直至不可救药。个案处理一、家校联系我认识到造成他心理不堪重负的原因主要在于家庭,因此,我加强与其家庭联系,让其父母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责任感,使这个不和谐的家庭也承担起教育孩子的重任。我一次一次地用课余时间进行家访,做好他母亲的思想工作,希望她忍让,面对现实,树立起生活的信心,尽量不要在儿子面前哭诉、埋怨,因为这样于事无补,反而会增加他的心理负担,影响他的健康成长。要让她主动和丈夫和好,为了孩子要忍让,还设法联系到孩子的父亲,说服他多用一些空余时间回来看看儿子,多点关心他尽到一个父亲的责任,不要让家庭关系而毁了孩子。经过多次推心置腹的交谈,终于使他们接受了我的建议,双方妥协、忍让,为了孩子没有离婚。由于家庭与学校共同努力,使孩子的心理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不再逃避,也愿意跟同学们交往,渐渐地开始写字、学习了。二、父母的配合人们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经过和梁迪父母长时间的沟通,在如何教育梁迪的问题上,我们逐步达成了一致意见我劝导梁迪的爸爸不可用简单粗暴的方法对待孩子,要多和儿子相处、交谈,用温情和儿子沟通。从那以后,我就很少听到梁迪爸爸打儿子的事了。梁迪特别爱看打斗火暴的场面,还时不时地拳打脚踢进行模仿。对此,我与他父母交换意见后,在家长的引导下,改看一些既有教育意义,孩子又喜欢爱的书报、片子。当孩子的坏习惯逐渐改变时,我又要求他的家长即时给予表扬、激励,并用奖励的方法给孩子买些学习用品、玩具等,从正面对孩子的行为予以肯定。三、教师的教育其实,学生的心灵是最敏感的,他们能够通过老师对自己的态度来判断老师是否真心爱自己。一个善于爱的教师,他一定懂得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学生的尊严,因为“只有教师关心学生的人的尊严感,才能使学生通过学习而受到教育”,苏霍姆林斯基这样告诉我们,“教育的核心,就其本质来说,就在于让儿童始终体验到自己的尊严感。”反之,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就会阻碍学生的进步和发展,甚至毁掉他们的前途。一个善于爱的教师,他一定懂得尊重学生的个性。1.多一些理解沟通的谈话。抽一点儿时间,以平等的姿态,多跟学生谈谈心,能知道学生的心理正在想些什么,能知道他们最担心的是什么。不要盛气凌人地训斥学生,多表示一些理解,适当地给一些点拨,学生心头的那点儿郁结往往就化解了。2.多一些一视同仁的关心。这些有心理困境的学生,大多非常敏感,自尊心极强,性格内向、自卑。如果教师在对学生的态度上厚此薄彼,对他们有些冷淡,他们就会感到强烈的不满。所以教师必须真正了解每一个学生,对每一个学生都要做到一视同仁,尤其对心理素质欠佳、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