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教师版)捕蛇者说VIP免费

(教师版)捕蛇者说_第1页
1/2
(教师版)捕蛇者说_第2页
2/2
年月日第周星期班级:姓名:23.捕蛇者说第一课时1.解释下面加下划线的字词(10分)(1)然得而腊之(把肉晾干)(2)苛政猛于虎也(比)(3)岁赋其二(每年)(4)几死者数矣(多次)(5)更若役(你的)(6)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冒着)(7)君将哀而生之乎(哀怜)(8)殚其地之出(用完)(9)犯寒暑(冬夏)(10)又安敢毒耶(怨恨)2.选出下列各组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D)(4分)(A)悍吏之来吾乡予尝求古仁人之心(B)殚其地之出出郭相扶将(C)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D)虽鸡狗不得宁焉虽我之死,有子存焉3.翻译句子。(6分)(1)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译文:谁能想到横征暴敛的毒害比这种毒蛇还要厉害呢!(2)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译文:假如我以前不干捕蛇这件差事,那么早已经困苦不堪了。第二课时(一)课内文言文阅读1.根据文段内容用原句答题。(10分)(1)“永之人争奔走焉”的原因是:永州之野产异蛇,……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2)作者面对蒋氏诉说的悲惨遭遇表示同情的语句是:若毒之乎?余将告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作者发出慨叹,进而揭露赋敛毒害的语句是: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3)文中表明作者的写作意图的一句话是: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4)作者在这篇文章中,通过记述蒋氏祖孙三代的遭遇,发出了“苛政猛于虎也”的感慨。2.对下面句子分析有误的一项是(D)(5分)A.“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蒋氏听说要恢复他的赋税竟然大哭起来,“赋敛之毒”可知也。B.“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该句引起下文,直贯至“捕蛇独存”。极言赋敛之苦。c.文中写蒋氏的自述,采用了对比和衬托的手法。蒋氏从各个角度将捕蛇的不幸和赋税带来的不幸加以对比。D.“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的意思是:(捕蛇)回来后就可以很有滋味的吃着那土地上所有的东西,以满足我牙齿的需要。3.读了这则故事后,你想想,如果考察民情的高官或皇帝看到《捕蛇者说》这篇文章,会不会采取措施减轻农民的负担?为什么?。(5分)答:不可能找到解决减轻农民负担的方法。由于时代和阶级的限制;当时政治腐败,战乱不绝,统治者根本不顾人民的死活,他们所关心的只是权力和财富,为了维护他们的统治,他们不会发善心减轻人民的负担。(只要说得有理即可)(二)课外文言文阅读(10分)1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①而听之,使子路②问之,曰:“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③。”而曰:“然昔者吾舅④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曰:“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夫子曰:“小子⑤识之,!(选自《礼记·檀弓》)注释:①[式]同“轼”,这里作动词用。②[子路]孔子的学生。③[壹似重有忧者]意思是好像有很悲伤的事情。④[吾舅]我的公公。⑤[小子]长辈对晚辈的称呼,这里指子路。1.文中横线处删去了原文中的一句话,请根据文意把它补写在下面的横线上。(3分)答:苛政猛于虎也。2.用三条“/”给上文的划横线句子断句。(3分)答:然/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3.如果用“为免赋税甘愿冒死捕毒蛇”来概括《捕蛇者说》选段的内容;那么,对上文的内容应怎样概括?把它写在下面横线上。(不要求对对联,字数相同、结构大致相近即可。)(4分)答:为逃苛政宁可山野伴猛虎。(4分。意思相近即可,“目的”(躲避苛政),不避“危险”(猛虎伤人)各2分。字数不同,意思对得2分;字数相同,意思对,但结构完全不同,得2分。)附:【译文】孔子路过泰山的旁边,看见一个妇女在坟墓前哭的很伤心。孔子用手扶著车前的横木侧耳听。他让子路前去询问说:“听您的哭声,真像是一再遇上忧伤的事。”妇女于是说道:“是的。以前我公公被老虎咬死了,我的丈夫也被老虎咬死了,如今我儿子又死于虎口。”孔子说:“那您为什么不离开这里呢?”妇女回答说:“这里没有苛刻的暴政。”孔子对子路说:“你要好好记住,苛政比老虎还要凶猛啊!”2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教师版)捕蛇者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