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海燕高尔基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象征、对比、衬托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及作用。2、熟读成诵,在诵读过程中反复品味语言中蕴含的感情。3、感受作品强烈的革命激情,体会作品表达的思想感情,培养勇敢、乐观、自信的品质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引导学生把握散文诗的优美语境,培养学生阅读、鉴赏诗歌的能力。2、难点:学习象征手法的运用。【教学方法】诵读教学法、圈点批注法【教学过程】一、检查预习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注音。高傲(ào)呻吟(yín)翡翠(fěi)掠起(1ùe)困乏(fá)蜿蜒(wānyán)2.解释下列词语。高傲:原指极为骄傲,自以为了不起,看不起人。贬义词,课文中贬词褒用,指清高、自负、不卑躬屈膝。呻吟:指人因痛苦而发出声音。翡翠:一种名贵的半透明的翠绿色的硬玉。课文比喻海浪。掠起:轻轻擦过或拂起。震怒:异常愤怒,大怒。震,情绪过分激动。困乏:疲乏。蜿蜒:蛇类爬行的样子,弯弯曲曲地。二、导入生命是丰富多彩的,生活时时、处处都在向我们展示生命之美。在阳光明媚的花园里,孩童似猴子般机灵、老者似神仙般逍遥,我们感受到的是生命的柔美;在墨黑的背景中,通体如镜子般透亮,脸庞如月亮般恬静,那令人遗憾的断臂,让我们感受到的是生命的残缺之美等……今天我们将学习高尔基的散文诗《海燕》,作品犹如春天的旋律、时代的前奏曲、革命的宣言书。让我们共同进入海燕的世界,面对大海、乌云、闪电去感受海燕给我们带来的生命之美。三、作者高尔基(1868——1936),苏联作家,评论家、政论家、学者,苏联社会主义文学的奠基人。1892年发表处女作《马加尔·楚德拉》,他还有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四、品读课文、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2、学生读(充满激情)3、朗读点评、指导五、合作探究、理清文章思路文章以暴风雨逐渐逼近为线索。暴风雨来临前的景象构成了海燕活动的特定背景,海燕的艺术形象在景象的变换中逐渐完善。请同学们依照海上图景和海燕动作神情的变化树立文章思路。三个场景:“暴风雨将来”、“暴风雨逼近”、“暴风雨即临”六、学习第一部分【布置作业】1、背诵全文。2、预习第二、三部分。3、将课后词语及其解释写在作业本上。【板书设计】海燕:像黑色的闪电高傲地飞翔,叫喊着暴风雨将来海鸥、海鸭:呻吟着企鹅:躲藏在悬崖底下海燕暴风雨逼近暴风雨即临【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