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资金互助社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提要]农村资金互助社是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内生性农村合作金融组织。近几年来,凭借自身的信息、效率、成本优势,数量在缓慢增加,规模在不断扩大,但也逐步暴露出诸多问题,如资金缺乏、社会公信力低、管理人员专业素质不够高,等等。为了进一步发挥资金互助社的作用,缓解农村资金供需不平衡现状,我们需要从加大宣传力度、规范管理制度、提高管理人员素质等多方面促进新型农村资金互助社发展,更好地满足农户的生产生活资金需求。关键词:互助社;优势;问题;对策基金项目:扬州大学2011年人文社科基金项目中图分类号:f83文献标识码:a原标题:我国农村资金互助社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收录日期:2012年9月13日在当前农村金融需求与供给长期不对称的非均衡状态下,扩大金融供给是农村经济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然而,适应城市发展水平的商业金融因其趋利性特征比较明显,往往有选择性地提供农业发展资金,而政策性金融目前也出现了商业化趋势。在当前中低收入农户的资金需求难以得到满足的情况下,各类新型合作金融机构应运而生,成为有效解决农村融资问题的金融安排。农村资金互助社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并取得了快速的成长。农村资金互助社是指“经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由乡(镇)、行政村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自愿入股组成,为社员提供存款、贷款、结算等业务的社区互助性银行业金融机构。”它发展的根本目的或唯一目的是解决农户生产经营的资金不足问题,能够更好地满足农村经济发展要求。一、农村资金互助社内在优势分析1、农村资金互助社从根本上说适应当前农村生产经营模式。目前,农村市场体系不够完善,相对于农业的规模化、产业化而言,农户金融需求量较小,要求的服务单一,但手续繁琐,如果由正规金融部门融资,对双方来说都是不经济的。因此,农村正规金融没有动力去为农民服务。农村缺乏的不是商业金融,而是能够满足低端金融需求的合作金融。农村资金互助社是一种内生于农村经济、具有互助合作性质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它与生俱来就有制度上的优势。作为互助性金融组织,它不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而是以服务社员为宗旨,谋求社员的共同利益,通过资金运作为社员提供所需要的融资优先、利率优惠等信贷服务,解决社员在生产生活中的资金困难。它融资手续简便,贷款时间灵活,融资成本低,可以有效地动员民间资本,并在当地农村实现资金的优化配置。2、互助社中借贷双方信息对称,交易成本低。农村资金互助社通常是由同村同乡的农户共同出资组建而成的,其社会网络优势十分显著。由于大部分社员都是在同一自然村或乡里,具有地缘、血缘、亲缘优势,相互之间彼此熟悉,信息对称,因此资金互助社从整体说可以几乎无成本地掌握着贷款人的真实信息,对于融资方的财产状况、信用状况、经营状况有着全面的了解,可以对贷款的额度、用途、归还能力适时掌握。3、机制灵活,手续便捷。由于农业产业的自身特点,农村资金的运用往往与农时密切相关。传统金融机构远离农村,而且机构一般规模巨大,业务讲究流程运作,为控制风险,它首先要了解贷款客户的信用和财务能力,然后还要求贷款客户提供抵押或担保。这既浪费了农民的财力,更容易导致农户错失生产的时机。而农户在互助社的借款一般只需要一两天,只需填写一张申请表和借据,还可以根据自身经济活动灵活确定还款期限,因此互助社通常能及时满足农户小额的、比较频繁的信贷需求;另一方面时效性往往是以针对性为基础的,农村资金互助社资金运用的时效性,就是因为能确保资金使用的针对性。过去金融机构贷给农户的资金之所以出现问题,针对性不强或者挪作他用是重要原因之一。4、互助社便于有效解决抵押品问题,并弥补正规金融市场的非灵活性缺陷。抵押品缺失是农业信贷中普遍存在的重大问题,抵押品替代机制改革是农村融资机制设计的关键。通常抵押品可以降低贷款人的风险,一旦借款人违约,贷款人可以将抵押品拍卖以弥补部分损失。同时,抵押品的存在使得借款人努力去减少违约的概率,这在抵押品对于借款人具有重大意义时作用更为明显。然而,我国现阶段农户面临着抵押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