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MvsERPvsLogisticsManagement陈兵兵关键词:供应链,供应链管理SCM,ERP,物流管理LM(LogisticsManagement)一、供应链管理SCM的概念供应链管理SCM(SupplyChainManagement)这一名词最早在20世纪80年代由咨询业提出,后经供应链世界论坛定义为:“供应链管理是从提供产品、服务和信息来为用户和股东增添价值的,从原材料供应商一直到最终用户的关键业务过程的集成管理。”20世纪末,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步伐不断加快,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和配置大大加强,企业面临着更加激烈的竞争环境,这种竞争已不再是单个企业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在这种竞争环境下,企业即使采用了ERP等信息管理技术实现了内部信息化单元的集成,但相对于大的社会与市场环境,仍然是一个个信息化孤岛,必须用SCM来拆除企业间的围墙,实现跨企业的供应链协作。严格地说,供应链并不是一个具有一对一、业务对业务的链条,而是一个多重业务和关系的网络,它囊括了原材料、零部件和设备的采购,产品的制造与装配、包装与暂存,运输与配送,分销与销售以及最终交付用户和售后服务等环节,从供应商的供应商一直到客户的客户。SCM是对整个供应链上的需求与供给进行计划、协调、执行、控制、优化和决策的各种活动和过程,它的内容是从提供产品、服务和信息来为用户和股东增添价值,从原材料供应商一直到最终客户业务过程的管理,其目标是使客户所需的正确的产品(RightProduct)能够在正确的时间(RightTime)、按照正确的数量(RightQuantity)、正确的质量(RightQuality)和正确的状态(RightStatus),以正确的价格(RightPrice)送到正确的地点(RightPlace),并实现总成本最小。SCM为企业提供了其业务的内、外部互联及实现集成和管理的机会,出色地管理其全部的业务流程,展示了一种业务伙伴间关系和管理的新型方法。在供应链上,每个企业都是链上的一个节点,每个节点都存在和体现了供需关系,而“需”与“供”在SCM中既是一对矛盾,又是一个统一体。每一个企业在社会和市场大环境中都不是孤立的,其“广义”供应商是它的上游业务提供者,是“供”方;而其“广义”客户是它下游业务的需求者,是“需”方。每个企业都有其上下游供应链,下游的需求拉动了它的业务;而它的需求又拉动了上游的业务。在下游供应链上,企业必须以“使客户满意”为战略中心点,通过信息集成和共享及时掌握客户的需求及其变化,通过协同运作充分利用自己手中的资源,甚至整合其它方资源来最大限度地为客户提供优质和及时的服务,以扩大客户群落和市场,提高销售额和利润。而在上游供应链上,企业也要以“双赢”的经营理念为指导思想,与广义的供应商结成长期、稳固的互惠互利伙伴关系,以最低的成本、最短的时间获取策略性资源,将供应商的技术、知识和创新能力融入自己的业务中,与他们共享信息、协同运作使其有效地响应自己的需求,从而节约成本、缩短产品和服务投放市场的时间、增强自己的响应能力和创新能力,赢得市场、实现获利。因此,供应链企业间的运作体现了合作、协同,是一种信息共享、全程优化、利益均沾、风险分担的伙伴关系。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推进,供应链从最初的企业内部供应链扩展到上下游供应链、行业供应链、动态联盟供应链以及全球网络供应链,使得资源的规划也向外部扩展,发展到从全局和整体的角度考虑,供应链上的成员在先进的IT技术支持下,特别是互联网、电子商务技术为企业实现这种供应链运作提供了支持和技术基础,使得众多的企业可以共同实现对外部市场的竞争,更好地整合和优化配置社会资源,实现整个供应链、甚至是整个社会的资源合理利用,因此,ERP只是实现了企业内部价值最大化,而SCM则实现了整个供应链、乃至社会价值的最大化。二、SCMvsERP从20世纪60年代的MRP开始,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与应用,ERP在企业的应用已逐步实现了对内部的采购、库存、生产、销售、财务和人力资源等环节的管理,为企业内部带来了可观的收益和创造了不可磨灭的功绩。但是,在全球经济化一体化蓬勃发展的21世纪,ERP在大市场环境的信息化管理的发展进程中也不断显露出在供应链横向管理方面的不足,无论是管理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