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少先队工作计划本学期我校少先队工作将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第五次全国少代会精神,坚持“育人为本、道德为先、队建设为基、发展为重”,不断更新观念、改进方法,充分发挥少先队组织在素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结合以往少先队在活动中已经取得的经验及教训,充分发挥少先队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素质和行为规范为主线,以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通过落实养成教育、体验教育、安全教育、社会实践教育等,不断增强少年儿童的爱国思想、民族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一、主要工作:1、强化班主任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加强教师理论学习,努力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整体水平,促进学校德育工作科学有效地开展。2、以“好习惯伴我行”活动为重点,结合细节教育,加强队员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从细小处切实提高队员的文明素养。3、结合各时间节点开展好少先队主题活动,引导学生在体验中感悟、在实践中提高、在活动中成长。4、优化组织管理,抓年级组、班级建设,创特色班级,进一步凸显校园特色。5、办好学校“红领巾广播站”,利用各级宣传栏,让学生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陶冶情操,受到教育,提高素质。6、密切联系社会、家庭,充分挖掘校外教育资源,充实学校少先队教育力量,提高德育实效,开辟“大德育”的广阔天地。7、加强安全、卫生、心理、法制教育,加强对问题学生的教育和转化。8、每个月进行一次校园月星评比和每月黑板报评比活动。9、要在各中队开展争当“四好少年活动”,让每一位学生努力按照总书记的争当四好少年要求,严格要求自己,规范自己的言行,争当好少年。10、开展庆“六一”系列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在六一前开展一次唱校歌、队歌、国歌等歌曲比赛的歌咏节。通过“六一”节,开展“四好少年”等各类学生先进的评选表彰工作二、具体措施(一)强化规范养成教育,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1、抓好养成教育,培养良好行为习惯。本学期,全校要以“好习惯伴我行”活动为重点,以“播种好习惯塑造新自我”为主题开展活动。学生的礼仪常规教育注重抓小、抓实、抓具体,让学生深刻学习领会“五要”和“六不要”要求,各班要利用班会课组织学生认真学习贯彻《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以及校纪校规,我们把基本道德规范概括为“三别”即向粗鲁告别、向陋习告别、向坏事告别;“四带”即把礼仪带进校园、把微笑带给同学、把孝敬带给长辈、把谦让带向社会;“五无”即地面无痰迹、室内无纸屑、桌凳无刻画、墙壁无脚印、出言无脏话。并做到及时检测反馈,经常检查学生的行为习惯,发现问题及时批评教育。2、继续抓好各班的常规评比工作。加强日常行为习惯的检查监督,提高值日质量,严格执行“流动红旗”制度。对红领巾监督岗的检查进行分工落实,加大检查力度,每周一总结,及时反馈教育,每天将检查结果公布在学校黑板报上,通过红领巾监督岗活动促进我中心精神文明建设。要有效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学校营造“学礼仪、讲文明、懂礼貌”的氛围,净化校园空气,实现美好人际关系,打造和谐校园环境。3、精心准备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努力使每次升旗都能使学生受到一次德育教育。4、安全警钟长鸣,坚决杜绝安全隐患。要把安全教育贯穿到整个学期,常抓不懈,通过广播站、宣传栏、晨会、讲座、黑板报等少先队阵地对学生进行法制、交通、消防、卫生、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更多的安全常识、学习自护本领、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护自救能力,规范学生的课间活动,要求学生在校园内不玩危险性的游戏,以杜绝不安全隐患。(二)以活动为载体,注重体验,提高学生道德素养。1、以重大节日为契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对少先队员进行“爱”的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引导学生从小养成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道德情操。利用节日资源,通过讲故事、谈心得、做演讲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对少先队员进行“爱”的教育,教育队员把热爱献给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