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船瓜洲》教学设计仪陇县新政小学谢飞鹏教学目标1、能够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2、学习看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象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体会诗歌情感。3、初步认识诗歌特点,揣摩诗人的表达方法。教学重点品味诗句,体会诗人所表达的真挚感情;背诵,积累语言。教学难点体会诗的意境。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课前播放音乐《月之故乡》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创设文化情境(1)出示《月之故乡》歌词(2)抽生朗读。2、(1)出示有关月亮的诗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唐张九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宋苏轼自把红窗开一扇,放他明月枕边看。——清纳兰性德(2)朗读:你有什么发现?3、今天,我们再学习一首与明月有关的诗歌——《泊船瓜洲》二、通读诗歌,疏通诗意1、通读(1)自由练读(2)抽生读,检查字音;练读。(3)抽生读,检查停顿;练读。(4)自由读,读出感觉。(5)师生对读。(6)抽生读,齐读:你听出了什么味道?2、释义(1)默读,结合注释、插图,理解诗的大意,试着说一说。(2)集体交流:问题一,王安石身在何方?①理清三个地点的位置关系,明白离家不远。②相机介绍写作背景。问题二,王安石看到了些什么?①想象江南美景,积累、复习描写春天的语句。②教学“绿”,领会诗歌特点,体会诗人炼字炼意的用心。③拓展:讲“推敲”的故事,试着炼字。三、品读诗歌,想象悟情1、配乐朗读,想象诗人想念故乡的情景。2、交流。3、面对这茫茫月夜,面对这滔滔江水,面对这莽莽群山,诗人王安石心中可能会涌现出怎样的画面?发挥想像,写下来。4、交流。5、引读:现在,在这寂寞的旅途,在这寂寥的船头,——(在家乡的美好情景)没有了,——没有了,春风依旧,皓月当空,江流无声,王安石心中只有寂寞,只有无奈,只有无边的思念和淡淡的忧愁。情动于中,词发于外,于是,《泊船瓜洲》诞生了,读——四、吟咏诗句,拓展升华1、诗人就这样静静地立在船头,望着春意盎然的江南,久久地望着,望着。陪伴他的,是这轮皎洁的明月。明月,他有情啊。他曾伴着张九龄——,苏东坡曾这样问他——,他也曾伴着纳兰性德——,一千多年后,明月还是那轮明月啊——2、今天,如果有机会到扬州的瓜洲古渡口,你一定会想起这个人——,一定会想起这首诗——,对着皎皎明月,一定会情不自禁地吟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