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有效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内容摘要】美国教育心理学家罗伯特·斯莱文在其专著《教育心理学·理论与实践》中指出:提供有效的学习环境不仅包括对不良行为的预防和干预,更重要的是能有效的课堂时间,创造一种有益于激发学生兴趣和探究欲望的课堂气氛,以及引起学生思维和想象的各种活动。因此,在教学中注重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设有效的学习环境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广泛的作用和独特的意义。【关键词】创设思维发展提升高效课堂一、创设有效的学习环境,适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俗话说得好“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天之计在于晨。”因此,我充分利用早晨的学生早读的时间采取“每日一练”,对学生在前一天所学的知识进行摸底检查。在学生实在无法独立解决时,我就把他牵到我的面前,让学生先读懂题目,知道应该解决什么问题等等,不厌其烦,多次引导,鼓励学生说出自已的想法,直到学生能自已解决为止。周而复始,从不间断。这样既巩固了学生所学知识,学生对自已的学习更加有信心了,因此也乐意学习了,所以学习的积极性也提高了。老师通过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也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二、培养学生的乐学思想,推进整体水平的全面进步现在的学生大多思想懒惰,依赖性极强。因此让他们动动脑筋是件困难的事。因此老师在做习题时总是反复练习,让每一道题目都在学生的脑海里留下一个印象,达到“温故而知新”的学习目的。学生通过反复训练也弄清了每个问题该怎样来解决。对于一些差生,连最起码的计算方法都掌握不了的,老师总是不愠不怒,手把手,一题题,该怎样算,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数位怎样对等等。每做对一题老师总是微笑着点头,还时不时地夸奖几句。所以差生也愿意亲近老师,碰到不会做的题目往往是主动地来找老师。老师总是认真地细心地进行辅导,因此差生对自已的学习也有信心了,从而培养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学习成绩稳步上升。如在学习“角的度量”这一节时,刚开始学生对直线、线段、射线三个概念有些模糊,老师经过画图讲解的方法,反复提问,学生弄清了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认识了锐角、直角、钝角和平角,并学会了画角。三、提出有趣的学习问题,努力提升高效的课堂教学在每上一节课前,我都认真地备课,对每一处所要提出什么问题,该怎样提问都仔细酝酿,精心安排。适时抓住学生的心理先给学生探究问题的条件下作一些铺垫,适当地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并能提出问题及解决问题。如在上四年级实验教材“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乘法这一章节中有一个练习题是这样的“一棵树16元,买3棵送一棵,一次性买3棵,每棵便宜多少钱?”教师先引导学生自已解决,并说出自已的想法,学生是这样想的:第一步是解决买了三棵树花了多少钱?第二步是实际买三棵树的钱却得到了四棵树,这样就便宜了16元,这16元是四棵树便宜的价钱,然后再求一棵树便宜了多少钱?教师在引导第二种方法解决时提出了一个这样的问题:“你去逛超市时经常会遇到这种事情,你们见过吗?说出来听听。”学生们积极性很高,纷纷说出了各种活动内容。如某学生说,我和妈妈去买花生牛奶时是买两瓶送1瓶,我买了两瓶,结果得到了三瓶。老师适时地问:你出了几瓶的钱呢?生答是两瓶。师接着问:还有一瓶呢?生答还有一瓶是送的。老师就引导学生是出了两瓶的钱却得到了三瓶牛奶,意思是便宜了一瓶牛奶的价钱实际上三瓶共便宜了一瓶的价,一瓶便宜多少钱呢,问题自然就解决了。买树的问题也是这样的,首先想到的是买3棵送一棵,这一棵树的价钱就是四棵树一共便宜的钱,求一棵树便宜多少钱就很好解决了,在做第三种方法时,首先想到买3棵树的钱却得到了四棵树,这样可以算出一棵树的价钱,然后用原来的价钱减去现在的价钱就是便宜的。从这三种解法中,让学生自已选择哪一种最好理解就做哪一种。这种一题多解的教学方法,既拓宽了学生的思路,加强了学生的思维训练,活跃了学生的思维,提升了课堂教学效果。四、鼓励学生们大胆求异,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有些学生比较乐学,思维活跃,也勇天大胆创新。老师只要稍作指点,难题便迎刃而解了。如在“笔算乘法”这上节中有这样的一道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