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台湾历史命题VIP免费

台湾历史命题_第1页
1/199
台湾历史命题_第2页
2/199
台湾历史命题_第3页
3/199
深州市翠园中学孙曙光对于台湾历史试卷命题思路设计的一点想法孙曙光看了这些考卷,十分汗颜,感觉台湾对中国历史的教育,尤其是对传统伦理文化的教育确实要比中国大陆的好。这是蒋氏父子留下来的遗产啊.大陆历史根本不会考的这么详细,关于传统伦理礼义的教育过去几乎等于空白,至于先秦时期的那么多学派,只会点一下,思想家说过的原文,则根本不会提到。我们就是这样漫不经心地丢掉了我们的传统文化,如今新课标才开始抢救。不过,这是两种不同教育理念的不同,不能轻言,谁高谁底。大陆重视意识形态潜移默化的灌输,且不重视传统文化的教育,倒是很重视近现代史,自然与目前的社会发展有关。台湾比较注重传统文化的普及,学的也灵活。台湾高考的试卷标准化做得很好,选择题较多,而主观题则偏少也是缺陷。很多考题多元化、生活化,最大的目的在于希望学生能活读活用从这一点来看台湾的命题确实要比大陆更接近本质。在台灣最難拿高分的科目永遠是歷史和地理。大陆在这几年的史地命题上借鉴台湾的挺多,题组模式还有糅合了历史背景史料小故事之类的小型材料分析选择题都越来越多了。台湾高考固有的“题组”模式也在2000年被大陆的文综、理综借鉴丰富了命题形式.台湾的历史文科选择题大陆学生不好答谓之“灵活,需阅读面广的学生才可答好”,其实主要还是教本不同。当然台湾较注重启发考生课外休息阅读水平的自我培养,这件事值得我们深思。而主观题更是大陆高考拉开尖子生档次的重要法宝。文科考生文综一般很难考到250分(满分300)以上就是明证。因为主观题题量大给分知识点太多不好得分,所以大陆的文科考题是得选择题者得天下选择题答好了成绩就会好。台湾历史高考近年历届考题1、(93年)目前发现的中国新石器农业遗址,时间较早者,聚落内除了某个大型房舍外,鲜少其它类型的建筑遗址。但是,时间愈晚的遗址,除了该类大型房舍外,在大型房舍四周分散着数量不等的小型建筑;而且越到后来,这种小型建筑的数量越多。关于此一变化,以下说明何者最为适当(A)族长权威的萎缩(B)族长权威的扩张(C)财产公有制强化(D)私有财产制萌芽1、(D)解析:新石器时代早期聚落的形态,多是以一大型房舍为主体,其它小屋则以此大屋为中心分布,而且数量不多,说明当时公共事务的重要性,为公有制的社会。到了新石器时代晚期,聚落中的小型建筑越来越多,代表公共事务的重要性逐渐降低,公有制已逐渐转型为私有财产制。2、(91年)老师介绍这幅古意盎然的书法艺术,内容以词的形式,描述作者的心情,并要同学讨论其可能的时代。请问何人的说法较为正确?(A)这是甲骨文,但商代以后不用,这应当是商代的作品(B)这是汉代的隶书,商代也没有纸张,这应当是汉代的作品(C)这是汉代的隶书,但汉代没有发展出词的文学形式,这应当是宋代的作品(D)这是甲骨文,但宋代对甲骨文并没有认识,这应当是民国初年的作品3、(89年)故宫博物院举办三星堆文物展,在展出的古文物里,最受瞩目的是过去未曾出土、造型特殊的青铜铸造面具与人头像,提供我们对古代青铜文明的深入认识。以下有关中国古代青铜器的叙述,何者适当?(A)先秦诸文明普遍使用青铜器,可以推断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是单一文明中心向外扩张的过程(B)孔子说:「在礼,不在鼎。」说明青铜器是实用的工具,而且是不分阶层、普遍使用的器具(C)由于华北未曾出现青铜面具与人像,可以推论三星堆文明与黄河古文明间,属于多元发展关系(D)殷商时期,青铜器已经取代木制、石制器具,大量使用在农业的生产上3、答案(C)解析:(A)中国古代文明是多元发展;(B)不是实用工具,是珍贵的器具;(D)商代的青铜器仍是珍贵的器具,以礼器为多,没有用在农业。4、(87年)在文字记载出现之前,人类已经历漫长的文化演进过程。考古学者观察其间的变化,运用那类发掘到的数据,作为分期的标准?(A)发掘出的人类遗骸(B)人类使用的工具(C)遗址中动植物残留(D)遗址周边的环境7、(89年)中国文化发展到殷商时代已经粲然可观,我国许多习俗如祭祖等都可上溯到这个时代。但历史学家如何去了解商代文化呢?对于数据取材方面,四位同学有如下的不同意见。请问:其中何者较为妥当...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台湾历史命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