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提高了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京山县晏店小学晏桂芳摘要:本文论及口语交际能力的形成因素,主要是小学生个性心理品质、言语积累和生活实践,并据此探索出几种教学策略:1、尊重差异,提高自信,让学生敢于进行口语交际;2、创设氛围,激发动机,让学生想要进行口语交际,3、结合读写,积累词语,让学生学会口语交际;4、虚拟语境,进入角色,让学生善于口语交际;5、参加实践,学以致用,让学生乐于口语交际,这是真正使小学生口语交际的训练落到实处,口语交际能力得到提高的保证。关键词:信息技术提高口语交际能力《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要在课内外创设多种多样的交际情境,让每个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流;要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主动地锻炼口语交际能力。”这段话给我们指明了口语交际训练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小学语文教材以“新课程”为依据,安排了多种类型的颇富情趣的口语交际训练内容,有日常交际型、操作实践型、角色表演型、演讲辩论型等,形成了联系实际、贴近生活、循序渐进,自成体系的特色,我们结合教材和教育活动,给学生创设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口语交际机会,总结如下训练模式:一、看—读—说“看”就是看图,或录像灯片,实物等。看,要教给学生观察方法,让学生掌握由整体——部分——整体的观察顺序,学会由上到下(或由下到上)、由近及远(或由远及近),由人到物(或由物到人)等观察方法,看懂图意;看,要注意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看图的习惯,看过图后要记住画面内容,形成完整的印象;还要引导学生在观察中逐步抓住事物的特点,并展开联想,丰富画面内容。通过这些训练,达到培养学生形象思维的目的。这是小学低年级培养形象思维的重要环节,要切实抓好,一定要落实到每个学生。“读”文时,要教给学生必要的阅读知识和阅读方法,让学生学会朗读、默读和速读并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要引导学生边读边想,把看到的想到的图中的内容变成书面上语言文字,即使离开图朗读或背诵,头脑中也能浮现起画面上的内容;还要注意图文对照,重点理解,其中的词句,把握要领,让学生逐步掌握概念和判断等抽象思维形式。这在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中,是极为重要的一环,这一环节抓得好,学生以后就能一边读一边想,就能迅速理解文章内容。让学生“说”或回答问题,是对学生看图读文能力的检验,也是形象和抽象思维的综合训练。无论是回答文本后的问题,还是教师设计的问题学生均需通过思考。学生“说”的情况,又是及时的信息反馈,教师应根据反馈的信息调整自己的教路,进一步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形象思维或抽象思维的训练。在这一步中,教师可以以下方面设计问题导思导说,让学生看图后说出或写出词语或句子;让学生读句子或句群说出其中某个词语的意思;让学生读一段话后说出其中的意思或其中某一句话的意思,还可启发学生质疑问难,展开讨论。二、看(读)—想—说小学语文课本中特别是低年级的口语交际内容大多配有表现人物活动的彩图,有情有趣、直观形象、有助于训练学生观察力、想象力、表述力。教学中要根据图画提供的内容,精心设计,认真训练,充分发挥图的作用。指导看图时,首先引导学生从大处着眼,整体把握图的内容,用一两句话概括地说出图意理清叙述顺序,大体把握叙述要点。最后引导学生根据图意展开想象,设身处地想象人物动作、语言、心理活动,事情的经过等,把图意说具体、说生动。有时还可结合图的内容拓展延伸、开展一些活动,进行口语交际训练。三、看—说—演—评分角色进行戏剧性表演,这是一种富有创造性的口语交际训练方式,颇受学生欢迎。教师可以把学生分为若干剧组,进行表演比赛,调动学生表演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再创作的欲望。如:做头饰啦,根据剧性化妆啦等。训练中先要求学生练习背诵或复述表演内容,加深理解,掌握整体结构。表演时,对人物的语言、动作、表情等要具体指导,以达到形神毕现的艺术效果,表演后再进行评说。这样训练,不但可以训练学生流利的语言表达,而且使表演时的音号、表情、姿态、动作等非言语行为的表达得到充分的发挥,锻炼了思维的敏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