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内涵不同诗人创作诗歌作品,要借助一定的形象。这些写入作品的形象就是意象的“象”。但由于它们是经过诗人的挑选和判定而写入的,所以已经附着了诗人的主观认识和情感(即“意”),因而这些形象便不再是现实中的普通形象了,故称为“意象”。我们可以把这种主观情意和外在物象相融合的心象通称为“意象”。意境则不同,它是文学作品中所描绘的客观图景和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它依赖于作品的意象而产生,是超越于具体意象之外,需要通过联想和想象才能达到的境界。而且我们说意境时只是针对少数优秀的文学作品而言的,不是所有的文学作品都能产生意境。二、范围不同意象往往可以用数量的多少来统计,属于个体观念;而意境则是一个整体观念。如毛泽东《沁园春·长沙》:“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有着多种意象:山、林、江、舸、鹰、鱼,达6种之多。但是作为意境,却只有一项,诗人通过这些意象创造出了一幅绚丽夺目、生机勃勃的秋景图。那浓重的色彩,那争竞的场面,那搏击的气势,那轻翔的自由,在读者的心中已经合成了一幅完整的图画,带给读者的联想和想象已经远远超出了那6种意象所表现的范畴。三、获得不同意象是可以直接从作品中获得的,诗人写了几个物或者景,完全可以直接“数”出来;而意境则需要“悟”才能获得。①在唐宋诗词里,诗人常常用白云、青山、苍天、空山等意象来表现一幅悠远和清净平淡的意境。如下列诗句: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崔灏《黄鹤楼》)日暮乡关何处去,烟波江上使人愁。(同上)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王维《送别》)传统的意象古代诗歌中常用一种反复出现的意象来表达特定的情趣和意味,它代表了民族和人类共同的情感体验,因而,这些意象有较为固定的意义。熟悉意象的传统色彩,有助于我们对诗歌形象的理解。如“梅”,由于古代诗人反复的运用,这一意象已经固定地带上清高芳洁,傲雪凌霜的意趣。“鸟”的意象往往和男女恋情及婚嫁有关。日落、夕阳、秋天、流水等意象往往代表生命的短暂,时光的流逝等。月能思乡,星可传恨,水喻愁多;松喻坚贞,荷、兰喻高洁,菊喻隐逸,竹多劲健;松傲雪斗霜、有凌云之志,梧桐是凄凉、悲伤的象征;桃花象征美人,杨花多有离散、漂泊之意;柳有柔情之意,又显轻薄,更表惜别怀远之意,鸿鹄、骏马、大鹏喻志向远大的人,鸾鸟、凤凰喻忠诚的贤士,杜鹃鸟是凄凉、哀伤的象征,表达归家之念,鹧鸪、寒蝉能引起人的离愁别绪、羁旅伤感,鸿雁借指书信,也表思乡之情;灞桥易水多与送别有关;夕阳、西风、残照既表示个人沉浮的身世命运,又代表历史的沧桑变化,秋风往往表思归之意,《阳关三叠》多写故人友谊,《关山月》、《梅花落》与乡思乡愁有关;杜康是酒的代称,贾生、屈原多指怀才不遇之人,陶朱多指富商;琴瑟喻夫妇感情和谐,也喻兄弟朋友的情谊等。古典诗歌中经常出现的“意象”及其象征比喻的寓意:1、树本类树的曲直事业、人生的坎坷、顺利黄叶凋零、成熟、美人迟暮绿叶生命力、希望、活力松柏坚挺傲岸、坚强、生命力竹气节,积极向上梧桐凄苦、期待、知音难觅柳、杨送别、挽留,留恋、伤感2、花草类花开希望、青春、人生的灿烂花落凋零、失意、挫折、惜春、留恋菊隐逸、高洁、脱俗、清高梅傲雪、清高、坚强、不屈不挠杨花离别、分离、离散、漂泊兰高洁桃花灿烂、古祥、爱情如意牡丹富贵、美好、生生不息、希望荷花高洁、脱俗、矜持、清高枫叶荻花悲秋、萧瑟、凄凉草荒凉、偏僻、离恨、身份地位卑微禾国家的昔盛今衰3、动物类子规悲惨、凄恻猿猴理想、追求鸿鹄理想、追求燕雀小人、平庸鱼自由、惬意(孤)雁孤独、思乡、思亲、音信、消息鹰刚劲、自由、人生的搏击狗、鸡生活气息、田园生活(瘦)马奔腾、追求,漂泊乌鸦茶壶人、俗客庸夫、压抑、不样沙鸥飘零、伤感、孤独、寂寞燕子春天、祥和、思归鸳鸯成双成对、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夏蝉热爱生活、清高秋蝉、寒蝉悲秋、萧瑟、凄凉、悲伤、悲凉鸾鸟凤凰贤士君子、品德高尚孔雀美丽、吉祥孔雀落单悲伤、凄凉、孤寂4、风霜雨雪水云类海辽阔、力量、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