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莺的歌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本文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沉寂、盘问、口哨、埋伏、凝神、烧毁、不慌不忙、杂草丛生、聚精会神、模模糊糊、以防万一、断断续续”等词语。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苏联卫国战争中少年儿童的机智勇敢和热爱家乡的精神。3、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沉寂、盘问、口哨、埋伏、凝神、烧毁、不慌不忙、杂草丛生、聚精会神、模模糊糊、以防万一、断断续续”等词语。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初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4、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知小夜莺的机智勇敢。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联系上下文,抓住人物语言、动作、神态,体会小夜莺的机智勇敢和热爱家乡的精神。2、通过分角色朗读体会小夜莺的机智勇敢和热爱家乡的精神。3、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教学重难点1、教学第一部分,通过分角色朗读体会小夜莺的机智勇敢和热爱家乡的精神。2、理解文中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第三课时教学目标1、教学第二、三、四部分,学习小夜莺是如何配合游击队员消灭敌人的,进一步体会小夜莺的机智勇敢。2、认识首尾呼应的写法。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小夜莺用歌声引诱敌人,给敌人带路,又借歌声给游击队传递情报,最后协助游击队歼灭了敌人。2、对于这样一个孩子,你们最想把哪个词语送给他?3、课文是通过人物的哪些描写来体现他的机智勇敢呢?二、默读课文,找出描写人物的句子。请你们默读第一部分,找出描写人物语言、神态和动作的句子,用三角号在1句子前面做上记号。并在旁边写上自己的理解或感受。三、品读描写人物的句子,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1、找出描写人物神态的句子。出示:孩子从嘴里掏出一个小玩意儿,递给他,用快活的蓝眼睛望着他。(1)、哪个词描写了孩子的神态?(快活)能通过你的朗读让我们感受他的快活吗?(2)、指名读。(3)、示范读。(4)、一个“快活”怎么就看出小夜莺的机智勇敢了呢?(5)、齐读。2、找出描写小孩动作的句子。出示:小孩有时候学夜莺唱,有时候学杜鹃叫,胳膊一甩一甩地打着路旁的树枝,有时候弯下腰去拾球果,还用脚把球果踢起来。(1)、指名读。(2)、一会儿学鸟叫,一会儿打树枝,一会儿踢球果,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孩子?(3)、能通过你的朗读让大家感受到小孩子的(顽皮,天真,活泼,无忧无虑)吗?(4)、你们都觉得这是一个无忧无虑的孩子,可是,此时此刻,他真的就那么无忧无虑吗?(5)、为什么?(他此时表现出来的无忧无虑是想让军官对他怎么样?)(6)、带着自己的感受,齐读这句话。过渡:从小夜莺的神态和动作描写中,我们看到了一个活泼天真的孩子,感受到了他的机智勇敢,那么我们再来看看他的语言描写,一起来看他和军官的对话,你会对他的机智勇敢有更深的体会。3、找出描写人物语言的句子。(1)、自由练读。出示军官:村子里就剩下你一个了吗?夜莺:怎么会就剩下我一个?这里有麻雀、乌鸦、猫头鹰,多着呢。夜莺倒是只有我一个!军官:你这个坏家伙!我是问你这里有没有人。夜莺:人呢?战争一开始这里就没有人了。刚刚一开火,村子就着火了,大家都喊:“野兽来了,野兽来了”——就都跑了。军官:蠢东西呶,你认识往苏蒙塔斯村去的路吗?那个村子大概是叫这个名字吧?夜莺:怎么会不认识!我和叔叔常到磨坊那儿的堤坝上去钓鱼。那儿的狗鱼可凶呢,能吃小鹅!军官:好啦,好啦,带我们去吧。要是你带路带得对,我就把这个小东西送给你。要是你把我们带到别处去,我就把你的脑袋拧下来。听懂了吗?军官:你们这里有游击队吗?夜莺:你说的是一种蘑菇吗?没有,我们这里没有这种蘑菇。这里只有红蘑菇、白蘑菇,还有洋蘑菇。过渡:通过这番对话,你认为小夜莺或是军官有怎样的性格特点。2(2)、汇报交流。A、预设:1、小夜莺很机智,很勇敢。2、军官很凶狠,很警惕B、你从哪句对话中感受到的?(随孩子答案相机板书。)板书:小夜莺机智勇敢军官凶狠警惕过渡:通过我们的这番交流,小夜莺和军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