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HunanTechnicalCollegeofWaterResourcesandHydroPower综合实训指导书课题名称:云南省雨果水电站土石坝施工组织设计适用专业:水利工程班级:10级施工技术一班指导老师:李小芳教研室:水建任务下达日期:2012年05月07日设计完成日期:2012年05月11日水利工程系一、工程概况雨果水电站工程位于云南省峨山、双柏县境内,距峨山县城县121km,为元江右岸一级支流绿汁江规划河段第二个梯级水电站,坝址控制流域面积6963km2,设计正常蓄水位963.0m,相应库容1022万m3,电站总装机75MW,年发电量3.3817亿KW·h。是一座以发电为主,综合灌溉及环保效益的枢纽工程。大坝坝轴线长184.0m,最大坝高39.0m,最大坝基底宽163.4m,坝顶高程965.0m,顶部设4.5m宽交通桥贯穿两岸。见附图一二、施工条件1.水文气象绿汁江流域地处高原季风气候区,夏、秋两季受西南暖气流及东南暖湿气流影响,湿热多雨,冬春季节受西风干暖气流控制,降水量较小。通过对流域内气象站的雨量资料分析:本流域一般5月份即进入雨季,7、8月份降雨量最大,占全年降雨量的40%左右,其后的各月的降雨量呈逐月回落的过程,12月至次年4月为干旱期,连续5个月的降水不足全年的10%。流域内降水量分布不均,多年平均降雨量与其它地区比较属中等偏低区域,如流域内双柏、易门、禄丰气象站的多年平均降雨量分别为940、824、925mm。由于流域内降雨量相对少及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本流域的产水模数也较小,根据资料分析,绿汁江干流中、下游的产水模数在15~19万m3/km2之间。上游地带也仅在20~30万m3/km2之内。坝址多年平均降雨量为813.7mm,多年平均气温为15.9℃,多年平均蒸发量1868.4mm,多年平均相对湿度76%,多年平均风速为1.7m/s,汛期多年平均最大风速为10.7m/s,坝址处各水文成果表如1.2-1~1.2-5所示。表1.2-1坝址设计洪水成果表单位:m3/sP(%)0.5123.335102033.350Q坝2939260122622010181114681122835656表1.2-2坝址分期洪水成果表单位:m3/s时段11月~次年5月11月~次年4月12月~次年5月12月~次年4月P=5%477395345180P=10%349276233115P=20%22917013662P=33.3%1511068034表1.2-3坝址水位Z~流量Q成果表Z(m)929930931932934936938939940Q(m3/s)108222539898419343809501264112.地形地质坝址位于峨山县稻香村河段,河谷多呈上部变宽的“U”字形,河流流向近东南,主河道在河床右侧,枯季河水位约931.7m时,水面宽约为28m,水深1.5~3m。河床左侧为漫滩堆积,漫滩高程934.0~935.5m。两岸地形不对称,左岸地形较为平缓地形坡度30°~45°,右岸地形坡度50°左右。右岸发育冲沟3条,切割较浅。河床砂砾石厚12~31.8m。坝区地层基岩为三叠系上统舍资组下段(T3sa):灰色中~厚层长石石英砂岩夹泥岩及粉砂岩。坝址岩性以长石石英岩为主,强度较高,抗风化能力强。另外在河床还分布有全新统河漫滩及河床冲积堆积(Q4-2al)的砂卵砾石,厚12~32m,砂砾卵石含量约占70%~80%,砂卵石级配差,无明显分选性,表部2~3m多为块径较大的块石、卵石,块石最大块径达1.2m,成分多为强度高的砂岩、石英砂岩、灰岩等,结构松散,孔隙率高。两岩山坡分布有残坡积堆积(Qedl)的含碎石粉质粘土,厚1~8m。坝区岩层产状N35°W·SW。∠85°~90°,倾向下游。坝址区地形构造较为简单,未发现断层,坝区主要分布有两条泥岩软弱夹层,宽度分别为3.5m和2.5m,产状N35°W·SW。∠85°~90°。节理较发育。斜坡表部覆盖有残破积层,主要为含碎石粉质粘土,厚度10~23.3m。下伏基岩岩性主要为侏罗系中统张家河组(J2z)紫红色厚层泥质粉砂岩、砂岩夹泥岩,为弱风化,岩体完整性较好。岩层产状:N27°W·SW∠24°,厂区内地质构造简单,断层不发育,节理裂隙发育一般。主体工程上、下游围堰距坝轴线分别为58m、102.4m,河床高程928~935m。主体工程上游围堰左侧为薄层残破积加崩坡积碎石夹块石,厚2~5m,结构松散,透水性强;右侧岸坡为厚层崩坡积体,崩坡积碎块石呈弱胶结状,结构松散,透水性强。河床有F3断层顺河通过,附近岩石较为破碎,透水性较强,河床砂卵石层厚12~32m,渗透系数在2.3×10-3cm/s左右,为强透水带。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