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朗诵技巧及训练1.选材:根据自己的性格和朗诵风格来选定。一般情况来说,主题欢快和豪迈的材料不如悲伤的材料感染人,除非你的朗诵功底很棒。能把高兴的材料朗诵得深入人心的人,一般都是有实力的人;2.感情:感情要真挚,假装的感情容易被评委看出来。如果不能打动自己,那明显也很难打动别人,一般来说,当朗诵情感悲伤的材料时,朗诵者能读出眼泪那就基本成功了。动作:有的人习惯在朗诵的时候加上自己的动作,以此感染观众,但是有的人不习惯。这里切记,如果要加动作,那么动作不宜过多,干净利落最好。如果不加动作,那就站好,做到站如松,背一定要挺拔,被别人传递一种自信和正气;3.眼神交流:上台之后注意和评委有一个面带笑容的对视,不要太僵硬了,因为将心比心,评为一般都欣赏能够和自己互动的选手。如果不够自信大胆,就不要有这一步,可以选择看着舞台中后方的局部区域,这样目光也不至于涣散;4.创新:不要辅助表演抢了诵读的风头,另外,所加的创新内容要与诵读的主题相关,不然会显得突兀和不得体;5.停顿:这是一个体现朗诵水平的基本功,一篇材料一般是通过停顿来体现情感波动的,断句要合理,停顿要干脆,情感起伏要明显;6.表情:这很好理解,到了一篇材料的悲伤部分,我们不可能还挂着笑容吧,有一种情况,就是你在诉说别人的伤感,然后可以带着激励观众的情绪挂着淡淡的微笑,但此刻你的眼神流露的是悲伤,所以,当不能用朗诵技巧感染别人的时候,就用表情是告诉他你在抒发什么情绪;7.脱稿:上台就不应该带稿子,因为到时候你会看到别人也没有带稿子,你不要去钻牛角尖说央视春晚的朗诵是带了稿件和文件夹的,换位思考,试想评委会更加认可脱稿的还是带稿上场的;8.上台:上台时要斜着头看着观众上场,同时面带浅浅的微笑,做到有礼有节;9.普通话:如果普通话水平不过关,那只能临时抱佛脚,把所朗读材料的每一个字音标出来,用大量的时间来练习本材料的内容,其实普通话是一个硬伤,如果这块有问题,那参赛心态就要调整好,重在参与嘛;10.模仿意识:如果你所诵读的内容正好网上有著名主播的诵读版本,一定要去找来看看,学学别人是怎么把握情感和断句的。用气技巧主要包括气音、抽气、喷口、托气、笑语、颤音六种,以下分别说明。一气音这是指渲染言语中感叹、赞叹、悲叹、惊叹、咏叹等有关“叹”的色彩的一种修饰用气。它可以增强紧张等特殊情境中的气氛。运用气音的方法是:吸气时放慢速度,加强深度,吐字时,除实音外,可伴随一定的气音、虚音,将气很舒展地呼出。如——“我死了,化作老山上白云悠悠,死,也搂着祖国的山峰不肯放手!”如果用气音来读,效果就非常生动。二抽气这是指渲染言语骤然紧张的气氛,表现人物异常激动心情的一种修饰用气。运用抽气的方法是:吸气时有意识地吸出声来,要使听众有一种气息很重、很强的感觉。如——不幸的人啊!你爱凡兰蒂(抽气)——爱那个该死家族的女儿!这里运用抽气技巧,就是要充分体现基度山对那“该死的家族”的痛恨,显现他那如汹涌波涛似的激动心情。又如——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说:(抽气)“窃书不能算偷……(抽气)窃书!……(抽气)读书人的事,(抽气)能算偷吗”这里几次使用抽气方法,是为了将孔乙己的精神状态体现出来;另外也可表现孔乙己由于深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以致被摧残糟蹋成了一个弱不禁风、气息虚浅的病鬼模样。三喷口这是指言语者无法控制自己激动的心情,而需要突然爆发的一种修饰用气。运用喷口的方法是:先将口腔里的气息蓄足,而后忽然很有力量地喷射而出。运用喷口技巧可大大加强言语的力度,强化感情色彩。如: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诗中写出陆游收复中原的壮志未酬。这里的停顿之后吸足气(∧吸气符号),然后有力地喷出“不见”二字,喷泄出悲愤的感情。四托气这是指在言语过程中,极力控制某种情感的一种修饰用气。运用托气的方法是:在吸气时,有意识将气息控制住,然后慢慢用气息将言语托出。如——部队集合了。妇女们打开竹篮,分赠着礼物。孩子们爬上大炮,把红叶插上炮口。小吉普也被无数的彩纸条和成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