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化教学在“国际市场营销”双语教学中的应用探索[摘要]高职教育国际化背景下,国际市场营销双语建设意义重大,而项目化教学方法拥有多方面的教学优势,笔者通过总结双语教学的经验,根据相关教学理论,将项目化教学借鉴到本课程的双语教学中,以期探索出一条高效可行的双语教学道路。[关键词]国际市场营销双语教学项目化教学一、引言经济全球化大浪潮下,我国企业正在不断加快“走出去”的步伐,扩大并加深与国际社会的交流合作,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加快走出去步伐,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为中国企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引擎。中国企业特别需要具有国际市场意识,熟练掌握国际市场营销知识,并能熟练应用世界通用语言——英语的商贸类复合型人才。因此,在国际商贸类专业中开设国际市场营销双语课程正是顺应了这样的需求。双语教学是指在非语言类课程中使用英文原版教材,用英汉两种教学语言讲授专业内容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并获得相关专业知识和能力,最重要的是借鉴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开阔学生的学术视野,培养其创新思维能力,为今后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奠定良好的基础。事实上,国际市场营销双语课程的建设也顺应了职业教育的国际化大趋势。我国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提高我国的教育国际化水平”。温家宝总理在2011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着重提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职业教育的发展亦需要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借鉴教育产业化理念,有重点、有步骤地进行国际化,不断提高高职办学水平和学生的能力。国际化已经成为高职院校教学改革、人才培养、院校发展的主要方向。本文将结合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国际商务专业的国际市场营销双语课程实践经验,借鉴项目化教学的理念,充分考虑高职教育特色,为本课程探索高效可行的双语教学模式。二、高职院校国际市场营销双语教学现状目前全国已有不少高职院校正在开展国际市场营销双语课程的教学与改革,也有不少学者对本课程的双语教学进行了研究。教学实践中主要采用的双语教学方法包括:英语术语的讲解,英文案例的分析,双语模式的课堂讲授,双语形式的试卷测试等等,但是效果均不容乐观,比如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英语应用能力提高不明显,营销专业知识掌握不够深入等等。学者普遍认为问题存在于三个方面,首先是缺乏合适的双语教材,全英文的原版教材对于高职学生而言难度过大,而中文的教材又降低了双语教学的效果;其次是双语教学师资薄弱,从事双语教学的教师不仅要有营销的专业素养,还需要对英文的文化有一定的了解,有足够的英语教学能力;最后是学生英语基础薄弱,高职学生英语听说读写等应用能力存在较多问题。许多学者对如何提高本课程的双语教学效果也提出了相关建议,包括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焦娟妮,2011),模拟表演式教学法(王荣,孙丽萍,2011)等等,也有学者仅仅总结了教学的实践经验。本人认为高职国际市场营销双语课程建设的目标在于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培养学生国际市场营销意识,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国际交流的能力,因此双语教学过程不仅要注重语言的“输入”(theinputhypothesis,krashen,1980s)即教师较有难度的外语知识讲授等,更要注重语言的“输出”(theoutputhypothesis,swain,1980s)即学生外语的表达与应用,同时改变传统教学中“填鸭灌输式”的方法,改变学生被动的地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刺激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育心理学理论“in结合论”(燕国才,1983)指出,i即智力因素,由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注意力等五种基本心理因素构成,它直接地对学习产生作用;n即非智力因素,主要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五种基本心理因素,它间接地对学生产生影响,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需要注重两个方面的因素,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而适当的项目化教学正好体现了对上述教学理论的支持。三、项目化教学对提高国际市场营销双语教学质量的作用项目教学法,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