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财政部“国培计划(2014)”新疆农村幼儿园骨干教师短期集中培训项目新疆教育学院培训班说课稿姓名魏杰时间2014年11月15日单位鲁克沁双语中心幼儿园小班数学设计意图:小班第一学期,主要是学数前的准备教育,以感知集合为主线整合了与小班发展水平相一致的其他内容。包括简单的分类,1和许多,区分物体的大小,感知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等。我这节课主要是让孩子通过对物体当然分析和比较的过程,同时以整合的理念指导活动设计的过程,通过送小动物回家,让幼儿把同一名称的小动物分类,并在操作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分类的含义,引导幼儿学习记录,发展幼儿的程序性思维,记录是对幼儿操作探索过程和结果的创造性表达。培养幼儿的记录能力可以从老师的数学记录表开始,之后逐渐加大幼儿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二、说活动目标:1.乐学:喜欢帮小动物找家。2.会学:在操作中解决动物找家的问题。3.会用:1.能把同一名称的小动物放在一起。2..学习记录什么动物找到了谁的家。三、说教材分析:重点:喜欢帮小动物找家。难点:1.能把同一名称的小动物放在一起。2.学习记录什么动物找到了谁的家。四、说活动准备:1.墙面环境:2个家:小狗的家,小鸭子的家。2.操作材料:小狗小鸭子卡片若干藏在环境中。3.记录材料:(1)记录纸上分别画有与墙面环境类似的小狗小鸭子的家。(2)于记录纸配套的小卡片:小狗小鸭子若干。4.其他桌子沿墙摆放,每张桌子上放一些小筐和胶带机。五、说活动教法1.观察法:幼儿观察环境和材料,和操作过程的了解。2.操作法: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进行操作。3.讨论法:幼儿讲述自己的作品,选择的材料和制作方法。4.总结法:幼儿针对活动进行总结,发现别人的好和自己出现的错误,能够及时改正。六、说活动过程1.导入引导部分:通过教师提问,激发幼儿的同情心,乐于帮助别的精神,调动幼儿动手操作的积极性。在幼儿的操作过程中,教师一直以观察者,引导者,支持者的角色指导幼儿操作活动。2.讨论部分:充分调动幼儿的表达能力,教师始终引导幼儿能够完整的表述一句话,整合了语言领域的目标,同时再一次让幼儿内化了送小动物回家的过程和结果。3.记录部分: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发展水平的不同,教师采用了示范法和引导法,针对幼儿送小动物回家的活动进行了再一次内化。讨论,幼儿讲述选择的材料和制作方法,互相讲述作品教育部财政部“国培计划(2014)”新疆农村幼儿园骨干教师短期集中培训项目新疆教育学院培训班最后,活动结束,共同整理活动场地。泡》我是用巧妙的方法引导幼儿生成和建构的主题。在幼儿“玩”的过程中,我以玩伴的身份参与到幼儿的活动中,借助“你们发现吹的泡泡有什么秘密”这个开放性的问题,与幼儿有效地互动自然生成了这个主题。目的在于保持幼儿们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探究热情,使他们从小就善于观察和发现科学现象。二、说活动目标: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建构知识的能力我制定了三条目标:1、运用各种感官感知泡泡的特性,了解不同形状的工具吹出的泡泡都是圆的。2、尝试运用记录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3、在探究活动过程中,体验发现的乐趣。三、说活动重点、难点:此次活动设计的最终目的是激发幼儿更深层的探究“泡泡特性以及不同形状的工具吹出的泡泡都是圆的”欲望。因此我将活动的重点确定为“运用各种感官感知泡泡的特性,了解不同形状的工具吹出的泡泡都是圆的”。将“尝试运用记录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发展学习的自主性”确定为本次活动的难点。四、说活动方法:为了构建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让幼儿在自主状态下主动建构知识和经验,体现真正有价值、有意义的学习,以此提高教育的有效性。我有意识运用了以下三种教育方法:一“顺”,二“引”,三“助”。“顺”即顺应幼儿的活动,为他们提供有关主题的资料及活动所需的材料,使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探索。“引”即用巧妙的方法引导幼儿生成和建构新的主题或知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通过观察思考和设置开放性问题的策略,以玩伴的身份参与到幼儿的活动中,与幼儿有效地互动。让幼儿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助”即教师在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