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庄学校教师培训话题作文——构思指导主讲人:马建忠一、话题作文构思最常见的问题:1.漫无边际,中心不明2.思路不清,结构混乱例如一篇以“桥”为话题的文章,有的同学既写改革开放,加入WTO,架起中外沟通之桥;又写改善城市交通的立交桥;还写人与人之间沟通的“心灵之桥”等,总之,把能想到的统统塞进去,使整篇文章变成了大杂烩。二、针对常见问题的策略:1、学会切分话题,宽题窄做。即在仔细分析命题的同时,对话题进行切分,化“大”为“小”,分解出“子话题”来,使角度变小,使写作取材的范围缩小,这样有利于突出中心。2、学些文章结构方面的理论知识,比如一些写作指导中关于各种文体的结构的知识短文。在阅读好文章的时候注意其结构特点。3、养成写作前先拟提纲的习惯。拟提纲的过程,实质上就是理清思路,谋篇布局,进行通盘考虑的过程。4、平时每次作文训练以后,向老师同学请教:这个话题可以从哪几方面来构思,这次作文本班最佳的文章结构是怎么样的,以学习其他同学结构文章的好方法。三、掌握具体方法:1.审读揣摩,分析题意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自信,就是相信自己。自信的人,能正确地对待自己,能以积极的态度对待生活,坚信自己能取得成功。自信的表现多种多样,有不断进取的信心,有永不退缩的精神,有克服困难的毅力,有战胜挫折的勇气……只有充满自信,你才会不断发展。请你以“自信”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可以记叙经历,编写故事,发表议论,抒发感受。文体自选,题目自拟。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杭州市2003年中考作文题)分析:这个话题的关键词是“自信”,“自信”即“信自”,相信自己。提示语从多个角度解说了“自信”的种种表现,这个试题针对当代中学生自信心不足,感情脆弱,易受挫而动摇的心态,提示学生审清题意后,从身边的生活中选出最能触动人心的素材来写出自己的经历、见闻、故事、体验、感受来;也可以写出对“自信”这个问题的见解和看法。同时此题立意是多样的,可多角度来表现的(当然学生写时最好只选取一个角度来表现):可写成“我”应该要有“自信”;也可写成“我”在别人的开导与帮助下怎样树立了“自信”;更精彩的是写“我”帮助别人树立了“自信”。立意较为新颖别致,易显个性。三、掌握具体方法:1.审读揣摩,分析题意2.选好角度,明确主旨(1)学会聚焦(只写话题大范围内的一小点)你热爱生活吗?你关注生活吗?生活是个大课堂。只要把眼光投向生活,你一定会有许多新奇的发现、真切的体验和深刻的感悟,从而获得知识,增强才干,美化心灵,树立志向……请你以“关注生活”为内容范围,写一篇文章。可以记叙生活中的某种经历,抒发自己的感悟;可以对生活中的某个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也可以介绍生活中的某种新事物,作出自己的评价。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2001年杭州市中考语文试卷的作文题)加减乘除当了这么多年学生,四则运算的题目已做过不知多少道。一个个数字用加号、减号、乘号、除号相连,便可得出许多不同的结果。日日做着这千变万化的题目,一天我忽然领悟到人的一生便如四则运算的题目,其中充满了“加减乘除”。这“加”和“乘”分别代表小小的成功和极大的成功,而“减”和“除”则分别代表小挫折和很大的挫折。而人度过其一生便如在做一道长长的四则运算题,要想得到一个完美的结果,这就需要我们能清醒地认识到生活不可能全由“加”和“乘”来连结,也不可能始终只有“减”和“除”,我们要正确地对待这“加减乘除”,见“加”和“乘”不可乐极而傲,逢“减”和“除”不可悲极而馁。曾听朋友说,他亲戚的一个孩子平时学习极好,老师、家长都很喜欢他,对他期望很高。后来参加了高考,自我感觉不好,整日忧心忡忡。后来别人陆续接到录取通知书,而他没有,他绝望了,便以自杀给自己的一生画了个句号。而第二天他的录取通知书便寄来了。可悲啊,本来这学生可享受“加”和“乘”,他也本可以继续他那种“运算”,可他却被他自己所打倒,使这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