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护理学本科自学考试毕业论文论文题目糖尿病足的护理研究进展学生姓名沈菊红准考证号378902183430工作单位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金山分院完成日期2011年8月20日导师签名糖尿病足的护理研究进展摘要:糖尿病足是严重危害糖尿病患者致残性和致死性的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本文从糖尿病足的发病机制入手,综述了糖尿病足的护理措施和研究进展情况,以寻找预防和护理糖尿病足疾病的措施和,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提高相关医护人员的护理质量,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关键词:糖尿病足;护理近年来糖尿病的发病率是多少?有上升趋势,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糖尿病患者最多的国家之一[1]。糖尿病足是糖尿病中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在欧美国家糖尿病足患病率较高,约占糖尿病患者的10%,有关文献报告我国糖尿病足患者占糖尿病患者的1%~2%[2]。临床资料报道,我国糖尿病足的发病率与糖尿病病程相关,糖尿病发病5年、5-全部换成~10年和10年以上者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发病率分别为22.6%、23%和66.7%[3]。国内有报道糖尿病足是非外伤性截肢的首位原因,老年糖尿病足的截肢率高达26.4%[4]。因此糖尿病足的预防和护理应予以重视。现将糖尿病足的护理进展综述如下。一、糖尿病足的定义及发病机制1.定义1956年由Oaklay提出本病,1972年Callerall再次明确其定义[5]。1999年WHO将其定义为:糖尿病患者由于合并神经病变和各种不同程度末梢血管病变而导致下肢感染、溃疡和(或)深部组织破坏[6]。2.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该段可稍详细,分段列举糖尿病足的各种发病机理,目前最倾向于哪一种)糖尿病足的发病机制有多种学说目前尚未明确。多数糖尿病患者伴周围神经病变和自主神经病变可使足部变得不敏感,严重时出现保护性感觉缺失,鞋袜磨损、异物、急性机械性创伤或烫伤等均可导致慢性足溃疡。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可导致足畸形、步态异常和关节活动受损,也是发生足溃疡的危险因素[7]。糖尿病足的发病过程主要由下列环节构成:糖尿病-神经病变-运动神经、感觉神经、自主神经受损-血管病变-微血管病变、大血管病变-组织缺血-糖尿病足病-外伤、感染[8]。糖尿病足是一个致残率极高的疾病,其发病机制及影响因素错综复杂,究竟是哪个因素在起决定或者较为重要的作用,尚未完全明确。因此明确病因、了解发病机制,将对糖尿病足的治疗及护理起指导作用[9]。二、糖尿病足的分级糖尿病足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目前国际上常用的分级方法为Wagner分级法,有0-5级,0级,有发生足溃疡的危险因素,目前无溃疡;1级,皮肤表面溃疡,临床上无感染;2级,有较深的溃疡存在,常合并软组织炎,无脓肿或骨的感染;3级,深度感染,伴有骨组织病变或脓肿;4级,局限性坏疽(趾、足跟或前足背);5级,表现为全足坏疽[3]。有无其他分级方法除此之外,德国蒂宾根大学三、糖尿病足的护理及进展(一)预防性护理措施糖尿病是终身性疾病,目前尚不能根治,必须终身治疗[10]。周璇[11]提出根据糖尿病足病的生理和病理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及护理,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早护理,可降低糖尿病足的发生率,提高糖尿病足的治愈率。欧洲的经验证明,有效的预防措施,可以使糖尿病患者截肢率下降50%以上[12]。因此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就更为重要。目前常用的方法有控制血糖,饮食疗法,足部护理,健康教育等。1.控制血糖根据血糖变化调整胰岛素的剂量,将血糖控制在正常水平或接近正常范围,有利于延缓糖尿病足的发生和发展。方巍[13]认为所有的糖尿病患者都应该积极控制血糖,将空腹血糖控制在7mmol/L以下,餐后2h血糖控制在10mmol/L以下。血糖控制不良和反复小损伤是糖尿病足溃疡形成并截肢的最主要诱因,而且血糖控制不良还可影响伤口愈合[14]。有没有控制血糖的好方法,需要综述。要有新的内容2.饮食疗法饮食疗法是治疗糖尿病的基础,制定一份饮合理的饮食计划,做到定时定量,三餐合理搭配,补足蛋白质和各种维生素,禁吃含糖量高的糖类食品及高胆固醇的食物。糖尿病足部坏死的病人因感染消耗大,应适当增加热量10%~2O%,以达到热量摄人与能量消耗间的平衡[15]。肥胖病人还应结合运动疗法以控制体重。有没有新的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