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乡村女教师先进事迹材料午饭后,从“姜蒜之乡”**镇出发,向北沿着平坦的水泥路,车行十几公里,停在马路边。趁着秋高气爽,我们一群“采风人”决定集体步行前往,此次的目的地是**小学。一路上,听说这所村小仅有八名学生和一名老师,使用的还是古老的复式班教学,是一位年轻漂亮的女老师,放弃了镇上月薪3000元的收入来村里代课,简直难以置信,这年头,竟然还有这么傻的女子。顿时勾起了大家的好奇之心。说说笑笑,不知不觉,蜿蜒的小路走了好几里,进入村庄,到了一个交*路口,右手边就是学校了。只见群山环抱,满目青翠,白色的大门柱子上写着烫金的校名——**小学,占地面积不大,一栋二层教学楼却是崭新的,淡蓝色的墙面看上去特别清爽。院子里一张乒乓球桌,一根旗杆上飘着一面五星红旗,墙角几盆红艳艳的小花摆放有序,屋里屋外到处收拾得干干净净,环境比我们想象中的山村小学要好许多。孩子们也个个眉清目秀,穿戴整洁,非常可爱,丝毫不比城里的孩子逊色。唯一的女老师真的既年轻又漂亮,线衫牛仔,高高的马尾辫,花头箍一戴露出光洁的额头,笑起来非常甜美,我们到达时她正在教室给学生辅导作业。她算是土生土长的**人,1985年出生,中专毕业,学的是幼儿教育专业。父亲**全在这所小学从教四十年,从民办老师最终转为公办老师,两年前光荣退休,将毕生精力献给了村里的教育事业,特别希望自己的女儿能够接力下去。现在学校的办学条件比以前强多了,交通也越来越方便,但是仍然没有人愿意来这里教书。就在去年,新分来的一名老师又打退堂鼓走了,父亲不忍心看到孩子们失学,于是打电话让她回村,那时她正在镇上一所幼儿园工作,月工资有3000元,若回来教书只有1000元,而且是几乎没有转正机会的代课老师,可想而知她的内心多么纠结。暑假结束快开学了,父亲催促得更紧,面对那期盼的眼神,她最终选择了回来,回到这熟悉的土地。就这样,一个人,用她那瘦弱的肩膀,扛起了**小学。学校虽小,可五脏俱全。她既是老师,又是校长、后勤,第1页共3页所有重担一肩挑。八个学生四男四女,坐在同一间教室,四个学前班,两个一年级,两个二年级,三年级就必须都转到镇里去上学了。走进教室,前面的黑板上写满了当天上课的内容,依次分为三部分:左边是123456789几个阿拉伯数字,中间是拼音笔划,右边是较为复杂的组词。这样教完一个班再教一个班,马不停蹄,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她头天要精心备课,课中要把控好教学及自学时间,同时管理课堂纪律,让不同年级的学生不相互干扰,课余还得烧开水保证大家饮用,一天下来,几乎没有时间休息,自己常常一口水都忘了喝,累得精疲力竭,口干舌燥。她既教语文、数学,又教音乐、体育、美术、思想品德,还兼班主任。除了不折不扣按要求完成教学任务以外,每周一上午升国旗、中午放音乐、课间做体操、班会进行安全教育,一样都不少。没有多煤体教具,她就将自家的音箱贡献出来,自由活动时间,教孩子们打球跳舞,还常一起玩老鹰抓小鸡、丢手绢等游戏。教室后面的黑板上工整地书写着一首儿歌,“你拍一,我拍一,交通安全要牢记;你拍二,我拍二,文明礼貌你真乖;你拍三,我拍三,认真学习题不难;你拍四,我拍四,天天背书勤写字;你拍五,我拍五,老师上课真辛苦;你拍六,我拍六,学习懒惰才害羞;你拍七,我拍七,讲究卫生爱学习;你拍八,我拍八,健康向上娃哈哈。”她说,启蒙教育对一个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良好的习惯让人终生受益,虽然学校条件有限,但自己要尽力让孩子们学到更多的知识,掌握更多的本领,这样三年级转到镇里去上学就不会脱节了。她是老师,但又像妈妈。八个年幼的学生全是留守儿童,父母常年在外务工,大都跟随着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一起生活。她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让他们时刻感受到母爱的温暖。农忙时,谁家老人顾不上做饭,她就把孩子接来吃饭、照顾。晚饭后稍悠闲点,她就上户家访,督促孩子们看书做作业。碰上一些突发事件,比如去年十月的一天早上,学前班一孩子玩耍时摔跤导致头部受伤,她怕通知家长耽搁时间,立即骑上车先送孩子到镇卫生院治疗,等家长来后才赶回学校接着上下午的课,连中午饭都没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