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明》教学反思曾梅娜《日月明》是一篇识字课,13个生字中,有11个是会意字,所编排的韵文也朗朗上口,所以在备课时我认为学生学起来会很容易的。但在实施教学时,学生的表现与我预期的效果相差较远。仔细分析,应从以下及方面进行反思。首先,因为本课都是一些会意字,在备课时我认为学生借助韵文在读书过程中就能明白会意字的构字特点,所以对于本课的生字并没有进行详细的讲解,高估了学生的实际水平。其次,在处理本课生字上与以往相比过于仓促,学生认读时间较短,一至于一堂课下来,还有一部分学生不认得多少个生字。鉴于以上不足,再来教学这样的会意字,我会做好以下工作:1、首先结合韵文让学生明白会意字的构字特点,:以“明”为例,先引导学生了解“日”、“月”所表达的事物,再进一步引导太阳也好,月亮也好,它们都会发光,给人带来光明,所以这两个字组合在一起就成了“明”。2、结合汉字字形“表意”的特点进行教学,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会意字最大的特点就是字形表意,例如:“休”字,一人靠在树上歇歇脚,就是“休”字。联系字义识记和分辨字形这种方法比较简便,经过一段时间的示范引导,学生就能基本掌握。3、拓展延伸。汉字是非常有意思的,但对孩子来说,却是非常抽象的,如何将抽象的字符变得有意思起来,在结合汉字的构字特点、基本规律的同时,增强识记的趣味性是非常有必要的。《日月明》这一课,学完文中的会意字,还可以拓展想一想:自己认识的、熟悉的会意字还有哪些,如三口品,三日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