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郑州市2022年高中毕业年级第一次质量预测化学试题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考生应首先阅读答题卡上的文字信息,然后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交卷时只交答题卡。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Ca—40Fe—56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我国科学家在实验室中首次实现用二氧化碳合成淀粉,成为当今世界的一项颠覆性技术。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淀粉在人体内代谢后转化成果糖B.这种合成淀粉和天然形成的淀粉化学性质不同C.此项技术可能有助于我国在未来实现“碳中和”D.淀粉与纤维素均可用(C6H10O5)n来表示,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2.有机物M是合成药物ZJM—289的中间体,其结构简式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M的叙述错误的是A.分子中含有四种官能团B.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2种C.可以发生加成反应,也可以发生加聚反应D.既能和Na反应生成H2,又能和NaHCO3反应生成CO23.NA代表阿佛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100mL0.1mol·L1FeCl3溶液中含有的Fe3数目为0.01NA-B.1L0.1mol·L1NH4HSO4溶液中阳离子的数目大于0.1NAC.标准状况下,11.2LH2O2含有的非极性共价键数目为0.5NAD.常温下将0.1molCl2溶于水中,充分反应后转移电子数目为0.1NA4.下列相关原理或化学用语错误的是A.电解MgCl2水溶液制取Mg:MgCl2-通电Mg+Cl2↑--B.海水提溴的过程中用Cl2氧化Br:Cl2+2Br=Br2+2ClC.食盐水精制的过程中用Na2CO3除去Ba2:Ba2+CO3=BaCO3↓++2-D.锅炉除垢的过程中把CaSO4转化为CaCO3:CaSO4(s)+CO3(aq)=CaCO3(s)+SO4(aq)5.近日,武汉大学肖巍教授研究了一种电化学分解甲烷源(ESM)的方法,实现了以节能、12-2-无排放和无水的方式生产氢气,反应机理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i电极连接电源的负极B.反应过程中,需要不断补充CO3C.理论上每生产11.2LH2,电路中转移2mole-D.Ni—YSZ电极的电极反应为CH4+2O2=CO2+2H26.硅是大数据时代的关键材料。工业上常在1800—2000℃时,用碳单质还原的方法制取单质硅。涉及反应的相关数据如下表所示。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2-A.反应(1)可证明Si的还原性大于CB.生活中利用单晶硅良好的导光性能做光导纤维C.工业生产条件下反应(2)无法自发进行发生-D.C(s)+CO2(g)=2CO(g)△H=-172.42kJ·mol17.甲酸钙[(HCOO)2Ca]是一种新型猪饲料添加剂。实验室制取甲酸钙方法之一,是将Ca(OH)2和甲醛溶液依次加入质量分数为30%~70%的H2O2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反应温度不宜过高B.该反应中被还原的元素只有OC.参加反应的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D.每生成26g(HCOO)2Ca,反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4mol8.某化学实验小组进行如下实验:取5mL饱和的Na2CO3溶液于试管中,放入一片打磨过的铝片。观察到铝片表面出现细小的气泡,加热该溶液,铝片表面产生大量白色沉淀和气泡。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产生的气体一定含有氢气B.产生气体的原因和反应CO3+H2O2---HCO3+OH有关C.加热时产生沉淀和气体的原因是[Al(OH)4]+HCO3--△Al(OH)3↓+CO2↑2+H2O+D.反应后的溶液中不可能存在大量的Al39.下图是某同学设计的氯气制备及性质验证实验装置。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脱脂棉中的无水氯化钙可以用碱石灰代替B.该实验装置可证明干燥的氯气没有漂白作用C.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变红色,说明反应生成了酸性物质D.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色,然后又逐渐褪去,说明氯气具有漂白性10.用下列仪器或装置(图中夹持仪器略)进行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11.一种麻醉剂的分子结构式如图所示。其中,X的原子核只有1个质子;元素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均位于X的下一周期;元素E的原子比W原子多8个电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原子半径:Y>Z>WB.非金属性:W>Z>YC.E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强酸D.X、Y、Z三种元素可以形成一元酸,也可以形成二元酸12.部分含铁物质的分类与相应化合价关系如右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