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4页中职《电工基础》高效课堂教学构建探析张金涛(京山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湖北荆门431800)【摘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每个教师不懈的追求,行动导向教学法是从德国引进的一种先进的教育理念,它的内涵丰富:包括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也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和整体素质的提升。【关键词】行为导向教学法电工基础高效课堂一、前言《电工基础》具有概念多、理论性强的特点,而中职生文化基础相对薄弱,缺乏学习的兴趣与动力,如果教师采用单一的课堂讲授型教学方法,学生被动地接受理论知识,学生就有抽象难懂、枯燥无味的感觉,最终导致学生厌学。这就要求老师在《电工基础》教学中要更新观念,改革课堂教学方式。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把学生培养成为受现代企业欢迎的技术人才,是目前职业教育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二、行动导向教学法在《电工基础》课中的探索与实践行动导向教学法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让学生在活动中培养兴趣,积极主动地学习,让学生学会学习。因而行动导向教学法要求学生在学习中不只用脑,而且要脑、心、手共同参与,提高学生的行为能力。在整个教学中学生始终占据主体地位,教学质量的高低最终通过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反映和体现。在这种创新教学理念指导下老师首先要转变角色,要以主持人或引导人的身份引导学生学习,教师要使用轻松愉快的、充满民主的教学风格进行教学。还要当好助手,要不断地鼓励学生,使他们对学习充满信心并有能力去完成学习任务,培养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1.理实一体化教学法在《电工基础》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理实一体化教学法即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法。突破以往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它强调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让师生双方边教、边学、边做,全程构建素质和技能培养框架,丰富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提高教学质量。在整个教学环节中,理论和实践交替进行。比如,在《电工基础》第一节课,教师不必急于把书本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也不在教室里讲理论知识(电路的基本组成),而是把学生带到实验室,两人为一组,每组发一副电池、一个开关和一个白炽灯和导线若干,第2页共4页让学生按图连线,当开关合上,灯泡发光的瞬间,学生们显得兴致勃勃,教师再适时地介绍《电工基础》课的学习内容和在电工专业中的地位,并告诉他们:你们现在连接好的这个线路就称为电路,然后提问:电路是由哪些部件构成?每组观察自己的线路后,把结果写下来交给老师。大部分同学都写:1电池2灯泡3开关,有少数同学写:1电池2灯泡3开关4电线,对于写出四部分构成的同学,老师及时表杨他们观察细心,同时问:“没有电线,灯泡能亮吗?”只写出三部分构成的同学对电线的记忆就深刻了,然后老师就在黑板上板书:电路的基本组成:(1)电源(电池)(2)负载(灯泡)(3)控制装置(开关)(4)导线(电线)同学们在做中学,在轻松的氛围中学到了理论知识,没有人因为电路的简单而不以为然,大家都对《电工基础》这门课产生了兴趣。2.项目教学法在《电工基础》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项目教学法是师生以团队的形式共同实施一个完整“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这是“行动导向教学法”中一种最具有代表性的形式。它是将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交由学生自己处理。学生了解了任务的目标和具体要求后,就开始着手设计方案,提出实施的计划,运用已掌握的思维方式和策略来具体实施项目。通过这些有针对性的工作可以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特别是独立工作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创新能力。项目的实施过程不但是完成任务的过程,而且也是一种理论与学习有机结合的过程。例如:在学习第八章《正弦交流电路》时,教师可以设置一个日光灯安装与维修的小项目:四人一组,同时选出组长,学生先对项目进行讨论,画出原理图或接线排列图,选择器材,最后确定实施方案,项目完成后,写出总结,分析存在的问题与体会,最后由老师进行评估。下面是该项目的实施方案:项目:日光灯的安装与维修元件清单30W日光灯一套(含有镇流器、启辉器、灯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