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司马光上安中心小学王虹丹教学目标:1、复习“司、假”等13个生字词。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来感悟司马光遇到紧急情况,沉着、勇敢、果断救人的品质。3、能从课文插图中观察出人物的表情、动作、神态。4、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教学重、难点: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感悟司马光遇到紧急情况,沉着、勇敢、果断救人的品质。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复习生字词语1、投影出示生字词,学生认读。(指名读、齐读)2、摘桃子游戏——认读生字、口头说词。二、朗读、理解课文1、齐读课文,回顾:本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2、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1)指名读,读了这段,你读懂了什么?(2)“古时候”是指什么时候?3、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1)指名读,思考:你读懂了什么?(2)结合书上的内容和图上的画画,请你说说:这是一口怎样的水缸?(缸很大,比小孩还要高,缸里装满了水)4、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1)自由读这段,思考:正当孩子们玩得高兴时,发生了什么事情呢?(2)展开想像:这个小朋友掉进水缸里,小伙伴们什么心情呢?5、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思考:小朋友们为什么这么惊慌?(2)指名读,练习朗读,读出惊慌、害怕的语气。(3)学生练读。个别同学展示读。其他同学进行评价。(4)说话训练:用“有的...有的...还有的...”说一句话。(5)在这万分紧急的情况下,是谁救出了掉进缸里的小朋友呢?6、学习课文第五自然段。(1)指名读,齐读。思考:司马光的表现与其他人有什么不同?(遇事不慌,很沉着)试着用这样的语气读读这段。(2)试着做司马光当时的动作。评议:谁表演得好?为什么?(3)为什么司马光要用这么大的力气?(因为这样才能很快地把缸砸破,救出小朋友)(4)练习朗读,读出自己的体会。(5)对比讨论:司马光的做法与一个小朋友跑去叫大人,哪个办法好?好在哪?2(司马光的办法最好,因为缸大,水深,水对缸中小朋友威胁最大,如果让水流出来,小朋友不就得救了吗?所以他想到砸缸,并且用力砸,赢得了时间)(6)讨论:你觉得司马光是个什么样的孩子呢?(遇事不慌、很沉着、善于动脑筋、聪明勇敢的孩子)你想对司马光说什么吗?(7)在理解的基础上,再读这一段。7、学习课文第六自然段。自己读读这段。讨论:故事结果如何?8、发散思维训练思考:还有别的方法救出落水的小孩吗?三、总结全文齐读全文。四、布置作业回家把课文背熟,并把故事讲给家人听。五、板书设计20司马光别的小朋友都慌了司马光没有慌(遇事不慌、很沉着善于动脑筋、聪明勇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