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羽与《茶经》陆羽(733年-804年),字鸿渐;汉族,唐朝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市)人,一名疾,字季疵,号竟陵子、桑苎翁、东冈子,又号“茶山御史”。一生嗜茶,精于茶道,以著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闻名于世,对中国茶业和世界茶业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被誉为“茶仙”,尊为“茶圣”,祀为“茶神”。他也很善于写诗,但其诗作目前世上存留的并不多。煎吭禄荼烹驿舀溯蜀掂郡茗jiānkēnglùtú生字学习生字学习pēngyǎosùshǔdiānjùnyìmíng我会读我会认源远流长闻名天下千载难逢博学多才功名利禄风餐露宿巴山蜀水如火如荼毫不犹豫一衣带水饮茶品茗虚度吭声惊愕煎茶追溯舀水仰慕驿站绵延煎茶:把茶放入水中煮沸,使所含的成分进入水中。吭声:出声;说话。多用于否定式。如本文中的:“陆羽没有吭声。”舀水:用瓢、勺等取水。功名利禄:功名,旧指科举或官职名称;禄,旧称官吏的奉给。指科举应试考中以后升官发财。泛指名利地位。如火如荼:荼,茅、芦等植物开的白花。像火那样红,像荼那样白。原形容军容壮盛,后多形容声势浩大、气氛热烈等。源远流长:源头很远,流程很长。比喻历史悠久。千载难逢:载,年;逢,遇上,碰到。一千年也难得碰到一次。形容机会非常难得。博学多才:学识渊博,有多方面的才能。课文介绍了在中国茶文化历史上留有美名的传奇人物陆羽的生动故事,歌颂了他对中国茶业和世界茶叶的发展作出的卓越贡献。本课概括全文共有12个自然段,作者按“总起——分述”的思路行文,可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从茶乡想到陆羽。作为文章的总起,由此引出后面的内容。第二部分(第2-12自然段)用事例表现陆羽。读第一自然段,思考:这段话中,哪些语句概括地介绍了陆羽?陆羽是中国茶史上的传奇人物,是唐朝复州竟陵郡人,他的茶艺在当时就已闻名天下,被人称为“茶圣”。读课文,思考:文章是从什么话题开始谈到了陆羽的?文中写了他的哪几件事?从茶乡开始谈到陆羽的。(辨别江水——撰写<茶经>——推广茶艺)读2——8自然段,思考:这里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文中哪些语句具体表现了陆羽精通茶艺?讲了一个陆羽辨别江水的故事(舀水、掂水、倒水等一系列动作,刻画出他精通茶艺、栩栩如生的神奇形象。)军士取来水后,陆羽马上用勺子舀水。他看了一下,又用勺子轻轻地掂了掂水,说:“这水是临岸的江水,不是南零的水。”……陆羽没有吭声,默默地将瓶水往外倒。倒至一半时,他又用勺子取水扬了扬,说:“这才是南零的水呢!”读9—11自然段,思考:9——11自然段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情?你从这个故事中体会到了什么?体会到陆羽:人品高尚,志向远大写了陆羽拒绝做官,撰写《茶经》的故事。朝廷好几次要他出任高官,他都毫不犹豫地拒绝了。他的志向是推广茶艺,撰写《茶经》。划横线词语表现了人物怎样的精神?这句强调陆羽不求功名利禄的态度十分坚决。表现出陆羽淡泊明志的奉献精神。当时,人们都以求取功名利禄为荣,不屑于写这样的“闲书”,而陆羽却毫不动摇。这句强调陆羽不随波逐流、不放弃自己推广茶经的态度十分坚定。表现出陆羽不追求名利、淡泊明志的精神品质。一路上,他风餐露宿,日晒雨淋,足迹遍布巴山蜀水、荆楚大地、吴越山川……理解:陆羽为收集撰写《茶经》的资料,走遍天下,历尽艰辛。体会:陆羽执着不懈,顽强不息的精神。“经过十六年的游历”“历时五年”“又过了五年”“历时二十六年”。理解:陆羽用了二十六年的时间,经过二十六年的努力,终于完成了《茶经》这一世界上第一部关于茶的著作。体会:陆羽执着不懈,将自己的半生都献给了《茶经》。《茶经》的内容十分丰富,记述也相当细致。它不仅记载了神农氏最早发现茶的历史,以及中国主要茶产地的土壤、气候与生长情况,而且总结了种茶、采茶、制茶、饮茶等方面的经验与技艺。递进复句:“它不仅……而且……”,具体地说明了《茶经》的内容十分丰富,记述相当细致”。思考:文中12自然段从哪几方面讲述了陆羽为茶文化的发展所作出的巨大贡献?(1)关于茶的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2)饮茶的人越来越多,茶的地位也日益提高。(3)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