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的加减法第一课时10的加减法教学内容教材第38~39页。教学目标1.通过案例探索出10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加深对加减法算式之间的联系的理解。2.通过探索10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的过程,初步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培养数学思维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通过探究活动,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产生学好数学的愿望教学重难点正确计算10的加减法掌握10以内的组成和分解。教学具准备视频展示台、数字卡片、10根小棒教学过程复备(一、操作导入1.(拿出一个空的铅笔盒)文具店里的铅笔、钢笔常常被装成1盒1盒的卖,1盒通常有10支。请小朋友们仔细看,再回答老师的问题。(1)往笔盒里放1枝,问:笔盒里面已经有几枝?还可以放几枝?(2)往笔盒里放2枝,问:笔盒里面已经有几枝?还可以放几枝?……二、探索新知1.教学例1(1)出示例1图。看图,说图意再提出数学问题,说出算式。预设1:盒里有7支笔,盒外有3支,合起来一共有几支笔?7+3=预设2:盒外有3支笔,盒里有7支,合起来一共有几支笔?3+7=。预设3:一共有10支笔,盒里有7支笔,盒外面有几支?10-7=预设4:一共有10支笔,盒外有3支笔,盒里面有几支?10-3=(2)探索计算方法。你能说一说怎样计算7+3与3+7、10-7与10-3吗?预设1:在图上数一数,一共有10支笔,所以7+3=10,3+7=10。预设2:10可以分成7和3,,所以10-7=3……小结:利用组成来计算是一种很方便的方法,其他方法也可以,你喜欢用哪一种方法就用哪一种。2.教学例2(1)请小朋友拿出10根小棒,要把它分成两堆,可以怎么分?能根据自己的分法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吗?并说说算式。预设1:10根小棒可以分成4根与6根,算式4+6=10。预设2:10根小棒分两堆,一堆有4根小棒,另一堆有多少根?用算式10-4=6表示。……(2)根据书上的分法填一填。3.教学例3(1)看一看:出示例3图,让学生认识图意,明确划什么、填什么?(2)摆一摆,让生拿出10根小棒排成一横排,并依次分成两堆(3)全班交流9+1=101+9=1010-1=910-9=18+2=102+8=1010-2=810-8=27+3=103+7=1010-3=710-7=36+4=104+6=1010-4=610-6=45+5=1010-5=5(4)议一议:这样分,这样排列有什么好处?——>小结:这样有序地排列,不仅好看,还不会重复,也显得有规律。(5)划一划:(例3划一划)现在能自己按要求把小圆划出来了吗?(6)写一写:根据圆片图或方框里填的数,可以写出哪些相应的算式呢?(8)观察这些式子的排列,你发现了什么?(9)将书上的图和算式补充完整(10)练习:P39页3题三、课堂活动1.第39页的课堂活动第1题要求:先补足10个点,再自己检查一遍。汇报:原有几个点,现在补了几个点,说几和几组成10。2.第39页的课堂活动第2题用两张数字卡片组成10。学生甲:找呀找呀找朋友,我的朋友在哪里?(学生举起卡片)生:找呀找呀找朋友,你的朋友在这里。(学生拿出组成10的卡片)……3.看10的加减法计算卡片,直接说得数。四、小结课堂你有什么收获?教学板书10的加减法9+1=101+9=1010-1=910-9=18+2=102+8=1010-2=810-8=2教学反思第二课时10的加减法教学内容教材第40-41页练习四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巩固10以内的加减法。2.通过具体情境联系生活实际发展数学思维。3.通过比一比让学生养成良好习惯教学重难点巩固10以内的加减法。熟练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教学具准备视频展示台教学过程复备一、基本练习1.对口令:2和7组成()。10可以分成()和()。2.完成41页的4、6题。根据本班情况重点辅导学困生。二、指导练习练习1.几和第几:#☆★●⊙☆☆☆#●一共有()个图形,☆比●多()个,()和()一样多。⊙从左数是低(),从右数是第()。从右数第4个是()。2.看图列式:(1)(一图四式)●●●●●●●●□+□=□□-□=□□+□=□□-□=□107□□+□=□□+□=□□-□=□□-□=□(2)看图列式△△△●●●●3.这道41页7题:让学生感受到加法表示将两个数合并起来;减法是从总数中拿走一部分求另一部分是多少?怎样提加法问题?怎样提减法问题?(1)出示本图,问:你看见什么?(2)看见这么热闹的场面,老师想问:“收割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