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英语学习障碍改善路径研究汉语对于新疆维吾尔族学生来讲并不陌生,其在进入英语的学习阶段之前,就已经对汉语进行了长期的学习。正因为如此,这些学生对二语习得了解程度较深。从语音系统方面来看,汉语和英语分属于不同类型,汉语属于声调语音,英语属于语调语音。在音位系统方面两者也存在较大差异。相对来讲,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汉语很容易对学生产生负迁移。但是,维吾尔族学生在学习语音的时候,由于母语的影响,汉语并不能对其产生多大的负面效应。而影响较为严重的则是词汇方面。在英语初学阶段,一些简单的英语词汇则可以利用汉语词义直接掌握。例如:apple、start等。但是,随着词汇量的不断加大,很多英语词汇依靠汉语已经解释不清楚,例如:potential、comparison等[3]。此时,语言转换就变得十分复杂,汉语很可能为其带来负迁移。维吾尔语的语序为SOV型,英语、汉语的语序均为SVO型,母语和英语的语序结构不同,从而出现负迁移问题,此时利用英汉基本语序结构一致性,将母语的负迁移转换成为正迁移。一、少数民族英语学习中的语言文化冲突及其影响与汉族不同,少数民族学习英语是在学习者具有两种语言背景下进行的外语学习属于双语基础上的第三语言习得范畴,即在学习者已具有的母语“习得”经验和第二语言“学习”经验基础上进行的第三语言学习。少数民族的英语学习也有别于双语学习,在语言学习中既要受到母语迁移,还要受到第二语言迁移,以及母语、第二语言共同作用下的双重迁移。民族语、汉语和英语分属于阿尔泰语系、汉藏语系和印欧语系,三种语言之间在语音、词汇、句法等语言本体特征上存在不同程度上的差异型。另外,由于语言文化差异,少数民族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既要接受汉语言文化影响,又要接受所学外语的外国文化影响[4]。新疆少数民族文化与汉族文化以及西方国家文化存在着一些重大差异,主要体现在历史、宗教以及文化等方面。例如:在社交方面,汉语的问候等方式与维吾尔族的问候以及英语的问候都有所不同。另外,在一些颜色词、喜欢、禁忌等方面也存在着很大的不同,这种文化差异将使其在学习外语时带来严重阻碍[5]。在进行三语习得时,学生会将自己的宗教信仰与汉族和英语国家的信仰做比较,三种信息不断交互印象,而对于不熟悉三者文化差异的外语学生来讲,会在这一过程中出现很多疑惑和不解,使得心理压力增加,加大学生的英语学习难度。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在英语课堂时,并不使用母语与教师交流,对于汉语和英语水平都较低的学生来讲,学习上会遇到很大困难。新疆地区的经济水平本就偏低,再加上南北疆经济和教育不平衡,很多地区连汉语教学都很难保证,这样一来,在进入高校后,势必造成外语学习的两极分化。另外,新疆地区严重缺乏学习英语的社会环境,大学生学到外语之后,很难学以致用,时间长了,渐渐会更加生疏,并且对外语的学习兴趣也有所下降。二、新疆高校少数民族英语学习障碍的共性特征1.外语基础较弱目前,在新疆地区一些中心城区的中学中已经开始了少数民族英语课程,从而使得一些少数民族能够更早接触到英语。但是,由于少数民族学生高考并不包括英语。所以,学生以及教师对外语学习重视程度不足,很多教师的教学水平并不符合教学标准。另外,很多学生在进大学之前,几乎没有接触过汉语授课的英语教育。2.历史文化阻碍外语学习由于长期缺乏同西方等外来文明的沟通与交流,新疆长期处于文化封闭环境中,并形成了特定的文化体系。但是,这种文化尽管具有鲜明的本土特色,却也具有极强的独立性和排外性,这便导致一些民族聚居地或边远地区的学生很难对英语文化深入了解。尽管目前新疆地区在这方面已经有重大改进,但是这一历史文化障碍仍然对学生造成了不小影响。3.情感方面存在障碍教学中我们发现,很多学生在刚开始学习兴趣很浓,但是随着教学的深入,语言以及文化障碍的显现使得学生的厌学情绪凸显,很多学生因成绩下滑而出现情感心理障碍。4.语言存在较大差异新疆少数民族语言种类众多,并与英语存在较大差异,且来自于不同的历史文化以及民族,尤其是一些来自边远地区的学生,汉语水平很差,如此三种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