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生互评法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2在多年的历史教学中我探索了“学生互评法”这种课堂教学评价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就这种课堂评价方法提出的背景、前提条件、实施的阶段谈谈我的感受。一采用学生互评法的背景。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改革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应“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由此可见,新课程对课堂教学评价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学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为此在课堂教学评价中探索了“学生互评法”。所谓学生互评法就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之间对学习过程进行评价,对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和掌握进行评价,对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进行评价。这种评价方法注重学生的参与程度,关注学生会不会提问题,会不会思考,是不是在学习方法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注意考察学生学习历史的过程与方法,避免将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作为唯一的评价内容。让课堂成为学生乐学、善学、会学的主要载体,成为培养他们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主要阵地,成为他们今后能够终生学习,不断发展的坚实1基础。二营造学生互评法的前提条件。要实现这种评价方法,首先要组建合作学习小组。这样既能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避免个别学生的偷懒,又能在课堂上操作性强。在组建合作学习小组时,向学生说明建立合作学生小组的目的、原则、要求、意义等。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兴趣爱好、学习能力、个性等进行综合评定,然后搭配成若干小组。每组可以根据自己组的情况,给自己组命名、选出本组的组长、制定口号等富有个性化的元素。制定学习目标,小组学习目标一经确定,每个成员必须遵从,鼓励小组成员之间平等相处,取长补短,提高合作效率。各学习小组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小组成员不仅要努力达成个人目标,而且要帮助同伴实现,通过相互协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各学习小组之间的实力无明显的差距,势均力敌、平等竞争。每一学月或半期或期末,对各学习小组进行评价总结,并评出各组的特色。这样,学生的好胜心,荣誉感就激发了,各小组为了集体的荣誉,他们互相监督,互相帮助,共同进步。三实施学生互评法的三个阶段。(一)课前准备的互评。这主要是对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学习历史进行相互评价。在学《红军的长征》这课时,我布置学生课外收集红军长征过程中的精彩故事、图片、诗词、歌曲等,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单位在上课时进行展示,并对每组收集的成果和讲解,同学们相互进行评价。“奋进组”2(学习小组的名字,)评价“火箭组”:收集资料的途径很多:有从网上收集的,有通过图书室查阅的,有从长辈留下的照片中获取的,有从记忆中长辈讲述的故事中获取的,有自己去过拍下照片的(遵义、泸定桥、瑞金等),有从影视作品获取的等等。“天天向上组”评价:收集的资源丰富,表现不错,值得我们学习。“潜艇组”评价“快乐组”:表演不错,讲解和表演者配合默契,小组分角色讲故事、唱歌和诗歌朗颂表演绘声绘色。“快乐组”最佩服“火箭组”的作图能力,他们把长征的路线描绘的惟妙惟肖。教师总结各组在这一轮的表现,指出他们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引导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要取长补短,相互学习,共同提高。通过这样的展示和教师、学生的评价,给了学生相互学习的机会,实现了资源共享,学生还可以及时得到学习效果的反馈信息,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二)学习过程中的互评。就是学生在学习历史课文内容时的相互评价。我还是以《红军长征》这课为例。在合作学习之前,我提了几点要求:第一:独立思考,并且尽可能自己完成。第二:小组成员之间交流。第三:小组推选代表准备汇报。第四:各组之间相互评价,主要是互评学生在学习过程的参与程度,如是否积极主动回答问题、回答问题是否声音洪亮、语言表达是否准确,是否论从史出等,这一环节主要是考察学生是否表现积极、是否主动探究学习,培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