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12课《香港和澳门的回归》八十四团学校殷春梅一、教材分析:(一)教材地位: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是20世纪90年代中国外交史上的两件大事,而解决香港澳门问题的基本策略是“一国两制”,它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解决祖国统一问题的基本方针,是继“家庭连产承包责任制”、“经济特区”之后的又一“中国特色”。(二)课标要求简述香港、澳门回归的史实,说明“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通过学习港澳问题的由来、港澳回归的原因和意义,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正确理解“一国两制”的含义,并用史实证明完全符合中国的国情。(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两次自主学习,掌握教材重点知识。(2)通过两次合作讨论,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3)通过两次视频展示,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4)通过设置多次疑问,整合教材、拓展教材。(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对比新旧中国香港和澳门的命运,记住“弱国无外交”这沉痛的历史教训。(2)通过对香港澳门今天的了解,明确“一国两制”的正确性,坚定台湾必然回归的信心。(3)担负“少年强则国强”的重任,立志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学习的目标。(四)重点、难点:1、香港、澳门回归的史实是本课的重点。本课内容,是对学生进行爱党爱国教育的生动教材,因此,我本人还把情感与价值观培养作为本课教学的又一个重点。2、理解“一国两制”这一基本国策的基本含义和创造性是本课的难点。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的构想,是最富天才的创造,实事求是地、以和平方式维护了国家主权统一。同时,也着眼于维护世界和平,为解决国际争端,消除战争热点找到了一个有效的途径。三、教法、学法11、学情分析:(1)学生的优势:已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能在合作讨论中发表个人观点。愿意接受新事物,有较强的探索欲望,喜欢多媒体展示教学。(2)学生的问题:知识的运用与归纳能力不足,回答问题时语言表达欠缺,课外知识缺乏。2、教法学法:(1)教法:采用多媒体教学法、问题教学法、比较法(2)学法:合作讨论法、自主学习法、观察法四、教学过程:一、预习导入(一)、导入篇章我的梦——中国梦1、导入:询问3-5位同学“你的梦想是什么?你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吗?”学生七嘴八舌畅谈梦想,教师引导。2、出示邓小平的幻灯片(教师和学生齐念“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的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提问:同学们列举一下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主要有哪些中国特色?(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经济特区、国企改革、一国两制等)二、学习新课1、自主学习(1)勾画书本重点知识,并完成幻灯片上的问题。大约需要3分钟。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很容易解决并记忆这几个知识点。(2)出示课件学生归纳出香港澳门回归祖国过程中的重大历史事件。(用大事年表的方式在教材中勾画出来。)2、合作探究(1)通过地图与历史事件的结合教师讲述香港问题和澳门问题的由来。(2)出示讨论一:解决香港问题和澳门问题用武力方式,还是用和平谈判的方式?你有什么好的方法提供给邓小平爷爷?(3)展示“一国两制”的含义。思考“一国两制”的构想是如何照顾香港和澳门的历史和实际情况的?(4)朗读教材中邓小平的这段话“现在时机已经成熟了,应该明确肯定一九九七年中国将收回香港。就是说,中国要收回的不仅是新界,而且包括香港岛、九龙。”在讲解这一史料时,告诉学生新界是1898年英国租界中国的,按照国际公约租期是99年,所以在1997年中国将收回新界。提出问题:这段话表明邓小平在香港问题上持什么态度?2(5)放视频文件《香港回归》伴随着1997年的优美旋律学生走进香港政权交接仪式这一神圣时刻,在视频结束后在幻灯片中展示出央视记者白岩松的一段真实感受。3、展示回报评论历史驻港部队越过管理线的一小步,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大步,为了一小步,中华民族等了百年.------白岩松(1)白岩松说的“一小步”是指什么?“中华民族的一大步”又代表什么含义?(2)为什么“一百年前眼睁睁的看他离去”?一百年后中国凭借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