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课教学中媒体与资源的合理利用玉溪聂耳小学李冬梅我们要合理运用教学资源。因为在课堂教学中,教学资源是基础,是条件。没有教学资源,就不可能有丰富的教学。我们认为,对于课堂教学而言,教学资源具有广泛性、丰富性、多样性的特点。在多年的信息技术课教学实践中感悟到:结合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有效的开发和利用教学资源,可以充实、整合教材内容,丰富学生感知,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一、自制教学课件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在教学中,计算机教师更应注意发挥自己的特长,多运用多媒体计算机技术来辅助教学,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有时在网络中搜索一些相关的教学资源,并创设一个适合教学的情境,来与学生产生共鸣,只有将多媒体辅助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模式有机结合,才能相得益彰。而实践证明,运用多媒体计算机技术设计制作的课件,能够创设形象、直观、逼真、生动的教学情境,能够把抽象、枯燥、难懂的计算机知识转变成具体、形象、易懂、有趣的知识,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新知识的探索、研究中,诱发学生观察,引发学生思考。二、精选学习软件创设操作环境,培养学生操作能力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我们要抓住这一特点,想方设法创设操作环境,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在教学中,我们要力求用较少的时间,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清楚某知识点,把大量的时间交给学生上机实践操作。当然,在学生上机实践操作中,教师要做到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指导学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并想方设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大胆精选一些有一定趣味性、娱乐性的学习软件,创设寓教于乐的实践环境尤为重要。特别是对一些需要学生反复实践操作才能掌握、形成技能的教学内容,更应创设寓教于乐的实践环境,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三、注意学科联系,创设实践环境,培养学生信息素质在网络信息时代,培养学生信息素质是现代化教育的重要任务,也是现代社会对基础教育的要求。可以说,不会使用网络计算机技术收集和处理信息,就不能很好地把握今天,走向明天。而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是培养学生信息素质、普及网络文化的重要途径。那么,在教学中,怎样才能让学生切实掌握网络文化知识,提高他们借助网络计算机技术有效地收集、处理、使用信息的能力呢?我认为,教师要想方设法创造条件,让学生运用学到的网络文化知识去完成一定的工作,实现他们的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