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维克多·雨果九年级语文上册维克多·雨果(1802-1885),法国作家。生于军官家族。主要作品有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海上劳工》《笑面人》《九三年》,诗集《凶年集》《惩罚集》《历代传说集》和其他许多戏剧作品,对后世作家产生了巨大影响。作者介绍书读得多而不思考,你就会觉得自己知道的很多;书读得多而思考,你就会觉得自己不懂的越多。--(法国)伏尔泰我周围发生的一切事情,正在撤下革命的种子,尽管我自己未必成为革命的见证人,但它是必然要到来的。——伏尔泰1878年,为了纪念人民的领袖和导师,法兰西思想之王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法国的人道主义斗士、19世纪的精神领袖——维克多·雨果,发表了这篇激情洋溢的演讲,对先贤的思想与人格力量进行了热情的颂扬,并向全人类发出了对正义和良知的大声呼唤。写作背景陨落:本文是指像巨星一样的伟人伏尔泰与世长辞。灵柩:死者已经殓入的棺材。凌驾:高出(别人)。睿智:英名有远见。登峰造极:比喻达到顶峰。媚上欺下:有意讨好上司,起欺负下层人民。恼羞成怒:由于羞愧和恼恨而发怒。心平气和:心里平和,不急躁,不生气。词语解释第一部分(第1段):高度概括伏尔泰生活的时代及其世纪性的贡献,评价他在人类历史上的非凡地位。第二部分(第2-9段):回顾法国历史,歌颂伏尔泰与社会丑恶力量斗争的伟大意义,指出伏尔泰的贡献不仅存在于其著作和思想,也存在于他与现实的具体斗争中。第三部分(第10-13段):对伏尔泰人格力量的热情颂扬。第四部分(第14段):从历史回到现实,雨果向社会与世人发出对良心与理性的呼唤,表现了自己与伏尔泰一样与黑暗专制誓不两立、斗争到底的决心和信念。结构分析这篇演讲通过对先贤伏尔泰在人类历史上的非凡地位及其世纪性的贡献的高度评价,对其思想与人格力量的热情颂扬,表达了对伟人的崇高礼赞,同时,对现实的关注也促使作者发出了对正义与良知的呼唤。文章主旨1.他受到诅咒、受到祝福地走了:受到过去的诅咒,受到未来的祝福。先生们,这是荣誉的两种美好的形式。“过去”象征这黑暗与邪恶,“未来”意味着正义与光明。伏尔泰受到“过去”的诅咒与“未来”的祝福,正反衬出他与黑暗誓不两立,他对世人的启蒙硕勋。所以说“是荣誉的两种美好的形式”。2.我们感到,从今以后人类最高的统治权力将是思想思想取代武力成为“人类最高的统治权力”,意味人民普遍地觉醒,再也不会盲目地臣服于劝慰与专制,人间的最高律令将是基于正义与平等的法律,以及真理和良心。这句话揭示了启蒙思想家的毕生追求与巨大贡献。。难点解释一、选择恰当的词填入句中横线处正确的一项是()1.他以战胜暴力,以战胜专制。2.不论他正义的愤怒多大,总会过去,的伏尔泰总会让位于的伏尔泰。A.嘲笑微笑心平气和恼羞成怒B.微笑嘲笑心平气和恼羞成怒C.嘲笑微笑恼羞成怒心平气和D.微笑嘲笑恼羞成怒心平气和D测试题二、解释下列词语。1.孤军奋战解释:2.肃然起敬解释:3.经久不息解释:孤立无援的军队独自奋力作战。本文中指伏尔泰凭借个人的力量同势力强大的封建专制作斗争。表现出恭敬的神态,流露出钦佩的感情。本文中表达了人们对伏尔泰的钦慕和尊崇之情。经过很长的时间不停止。本文是指听众对雨果的演说报以热烈的反响。三、请根据解释写出课文中出现过的成语和词语•1、英明有远见。睿智•2、没有什么坏事不做,形容做尽坏事。无恶不作•3、比喻达到顶峰。登峰造极•4、形容严格执行遵守他的职责和操行。恪尽职责•5、形容病重快要死了的时候。弥留之际伏尔泰原名弗兰苏阿,马利·阿鲁埃;伏尔泰是他的笔名。伏尔泰是十八世纪法国资产阶级启蒙运动的旗手,被誉为“思想之王”、“法兰西最优秀的诗人”。他曾因辛辣地讽刺封建专制主义而两度被投入巴士底狱。他的书被列为禁书,他本人多次被逐出国门。伏尔泰尖刻地抨击天主教会的黑暗统治。他把教皇比作“两足禽兽”,把教士称作“文明恶棍”,说天主教是“一些狡猾的人布置的一个最可耻的骗人罗网”。他号召“每个人都按照自己的方式同骇人听闻的宗教狂热作斗争,一些人咬住他的耳朵;另一些人踩住他的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