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赏识教育的反思精河县沙山子小学:常宏“赏识教育”是近年来提出并倡导的一种教育方法和理念。他提倡鼓励和表扬孩子,认为好学生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而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批评会伤害学生的自尊,进而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然而现实又怎样呢?近年来,未成年人自杀事件时有发生,离家出走逃学厌学事件屡见不鲜,有些原因简单的简直令人发笑,无非就是做错了事遭受父母老师的训斥,或某次考试成绩不理想,或与同学发生了点小矛盾。我认为,这都是对孩子一位的赏识教育造成的,致使他们经不起一点挫折感。看来单纯的赏识是不可能教育好学生的,作为一名有二十多年教学经验的教师,对于赏识教育,我的反思如下;反思一:赏识教育并不等同于鼓励和赞扬在实际生活中,一些教育者没有掌握赏识教育的真谛,而是将赏识教育等同于一般的鼓励和表扬,把别人的经验当作灵丹妙药,不加选择的用在自己的学生或孩子身上,结果收效甚微。我认为:其实,鼓励和表扬只是赏识教育的一种手段,适当的运用,会收到很好的效果,但是过多过滥、不合时宜、没有原则、失去节制的使用,却是有百害而无一利。“赏识教育”其实并不能改变学生的现状,而是改变了学生的心理感受,所以无限度的鼓励和表扬,会不断地抬高学生的心理感受,不断的拉开学生与现实之间的距离,于是被“赏识”的外表掩盖了内心的真实,从而会越来越不能接受别人的批评和指正。孟夫子发出“教亦多也”的感慨也说明了教育的方式不是单一的,就像“自由”和“纪律”是矛盾的统一体一样,不能只有自由而没有纪律。所以我认为,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的同时,应当辅之以适当的惩戒。反思二:赏识教育并不排斥批评“赏识教育”能不能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批评?我想所有的老师都会认为,不仅可以批评,而且还要大胆的批评。因为赏识和批评并不矛盾。赏识是赏识学生的优点、长处和进步,而不是忽略学生的缺点、弱点和错误。我认为不管是老师还是家长,在面对孩子的教育时,只要做到:该表扬的及时表扬;该指正的及时指正;该批评的决不迁就,那么就没有教不好的孩子了,也我只有这样,才能使孩子的身心健康的成长。每个孩子都是祖国的未来、祖国的花朵,但我们不做温室里的花朵,我们要让这些花朵在各种环境下都能茁壮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