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负债表会企01表编制单位:年月日单位:元资产期末余额年初余额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期末余额年初余额流动资产:流动负债:货币资金短期借款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应收票据应付票据应收账款应付账款预付款项预收款项应收利息应付职工薪酬应收股利应交税费其他应收款应付利息存货应付股利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其他应付款其他流动资产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流动资产合计其他流动负债非流动资产:流动负债合计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非流动负债:持有至到期投资长期借款长期应收款应付债券长期股权投资长期应付款投资性房地产专项应付款固定资产预计负债在建工程递延所得税负债工程物资其他非流动负债固定资产清理非流动负债合计生产性生物资产负债合计油气资产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无形资产实收资本(或股本)开发支出资本公积商誉减:库存股长期待摊费用盈余公积递延所得税资产未分配利润其他非流动资产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合计非流动资产合计资产总计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总计利润表会企02表编制单位:年月单位:元项目本期金额上期金额一、营业收入减: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加: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损失以“-”号填列)投资收益(损失以“-”号填列)其中: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投资收益二、营业利润(亏损以“-”号填列)加:营业外收入减:营业外支出其中: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三、利润总额(亏损总额以“-”号填列)减:所得税费用四、净利润(净亏损以“-”号填列)五、每股收益:(一)基本每股收益(二)稀释每股收益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会企04表编制单位:年度单位:元项目本年金额上年金额实收资本(或股本)资本公积减:库存股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所有者权益合计实收资本(或股本)资本公积减:库存股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所有者权益合计一、上年年末余额加:会计政策变更前期差错更正二、本年年初余额三、本年增减变动金额(减少以“-”号填列)(一)净利润(二)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1.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净额2.权益法下被投资单位其他所有者权益变动的影响3.与计入所有者权益项目相关的所得税影响4.其他上述(一)和(二)小计(三)所有者投入和减少资本1.所有者投入资本2.股份支付计入所有者权益的金额3.其他(四)利润分配1.提取盈余公积2.对所有者(或股东)的分配3.其他(五)所有者权益内部结转1.资本公积转增资本(或股本)2.盈余公积转增资本(或股本)3.盈余公积弥补亏损4.其他四、本年年末余额2006年2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在北京发布了39项企业会计准则(以下简称“新准则”)和48项审计准则。会计准则自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施行,鼓励其他企业施行。原准则新准则2长期股权投资①规范的范围股权投资、债权投资且划分为长期投资和短期投资仅规范长期股权投资,债权投资和短期股权投资纳入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规范②权益法的应用范围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1)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采用权益法(2)能A.实施控制B.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采用成本法核算(3)短期投资和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公允价值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按22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规定核算③取消了长期股权投资差额:借差不调整初始投资成本;贷差应计入当期损益同时调整投资成本4固定资产①规范的范围新准则分离出部分固定资产由3投资性房地产规范②新准则规定确定固定资产成本时应考虑弃置费用因素③新准则取消了后续支出的确认原则。发生后续支出时其确认原则同初始确认固定资产的原则:即该固定资产包含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该固定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④利息不考虑购买固定资产延期付款的折现和利息问题购买固定资产的价款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支付,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固定资产的成本以购买价格的现值为基础确定。实际支付的价款与购买价款的现值之间的差额,除按照17借款费用应予以资本化的以外,应当在信用期间计入当期损益⑤减值允许转回不允许转回⑥新准则增加了至少每年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