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文言知识归纳及检测练习(唐睢不辱使命)VIP免费

文言知识归纳及检测练习(唐睢不辱使命)_第1页
1/4
文言知识归纳及检测练习(唐睢不辱使命)_第2页
2/4
文言知识归纳及检测练习(唐睢不辱使命)_第3页
3/4
《唐睢不辱使命》文言知识归纳宝钛子校初中语文组翟晓丽文言知识日积月累一、通假字。1.秦王不说。(说:通“悦”。高兴)2.故不错意也。(错:通“措”。安放)3.轻寡人与。(与:通“欤”。表示询问语气,相当于“吗”、“呢”)4.仓鹰击于殿上。(仓:通“苍”。苍鹰即老鹰)5.寡人谕矣。(谕:通“喻”。知晓、明白)6.以头抢地尔。(尔:通“耳”。语气词,罢了)二、古今异义。1.唐雎不辱使命。(使命:古义:指出使的任务;今义:重大的任务)2.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寡人:古义:君主的谦称;今义:孤独无助的人)3.虽然,受地于先王。(虽然:古义:虽然这样;今义:与“但是”合成转折关联词)4.非若是也。(是:古义:这样、如此;今义:作判断词)5.休祲降于天。(休:古义:吉祥;今义:休息)6.愿终守之,弗敢易。(愿:古义:希望;今义:愿望)三、一词多义。①此庸夫之怒也。(成年男子,名词)②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发语词,无义)①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用、拿、把、凭。)②以君为长者。(因。)①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也,副词)②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不过,副词)1①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派、派遣,动词)②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前一个:派遣,后一个:出使。)①虽然,受地于先王。(虽然,转折连词)②虽千里不敢易也。(即使,让步连词)①秦王怫然怒。(生气、发怒。)②怀怒未发。(愤怒,形容词)①免冠徒跣。(光着,动词)②徒以有先王也。(只、仅仅,副词)四、词类活用。1.亦免冠徒跣。(免: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免。脱去。徒: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徒、光着)2.天下缟素。(缟素:名词活用作动词。穿丧服)3.伏尸百万,流血千里。(伏、流:均为动词的使动用法。使……伏、使……流)4.且秦灭韩亡魏。(亡:动词的使动用法。使……亡、灭亡)5.请广于君。(广:形容词活用作动词。扩大、补充)6.轻寡人与。(轻:形容词活用作动词。轻视、看不起)五、特殊句式。1.判断句:(1)非若是也。(用否定副词“非”表示否定判断)(2)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前一句用“……也”表肯定判断,后一句用“非……也”表否定判断)(3)此三子者,皆布依之士也。(用“……者,……也”的格式表判断)(4)今日是也。(用“……也”的表判断语气,“是”在这里译为“这样”,不表判断)2.倒装句:(1)受地于先王。(“受地于先王”即“于先王受地”,介词结构后置。)2(2)仓鹰击于殿上。(“击于殿上”即“于殿上击”,介词结构后置。)(3)请广于君。(“广于君”即“于君广”,介词结构后置。)3.省略句:挺剑而起。(句首省略了“唐雎”,翻译时应将其补出)备战中考一、文学常识填空:1.《唐雎不辱使命》选自《》,是(朝代)的(人名)编辑的。2.本文描写的主要人物是,他具有的英雄气概。文中的“先王”是指,“布衣”是指,是的修辞手法;“寡人”是。秦王的换地要求看似好意,实际上是一种行为。而唐雎的不答应实际上是一种行为。二、辨析下列句子中“于”字的含义:1.受地于先王。2.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3.请广于君。4.仓鹰击于殿上。5.休祲降于天。6.何至于此。三、下面句中的“之”与“皆布衣之士也”中的“之”意思相同的句子有()A、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B.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C.天子之怒,伏尸百万。D.肉食者谋之。E.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四、翻译句子:(1)寡人谕矣:夫韩、魏火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2)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3)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3(4)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5)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6)怀怒未发,休浸降:于天。五、拓展题:古代名人中有很多不畏强暴,冒死与王侯将相抗争的人,请写出你最佩服的一位,并用简洁的语言介绍其事迹。4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文言知识归纳及检测练习(唐睢不辱使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