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母题来源】2014浙江卷-11【母题原题】镍氢电池(NiMH)目前已经成为混合动力汽车的一种主要电池类型。NiMH中的M表示储氢金属或合金。该电池在充电过程中的总反应方程式是:Ni(OH)2+M=NiOOH+MH已知:6NiOOH+NH3+H2O+OH-=6Ni(OH)2+N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iMH电池放电过程中,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NiOOH+H2O+e-=Ni(OH)2+OH-B.充电过程中OH-离子从阳极向阴极迁移C.充电过程中阴极的电极反应式:H2O+M+e-=MH+OH-,H2O中的H被M还原D.NiMH电池中可以用KOH溶液、氨水等作为电解质溶液【答案】A【试题解析】镍氢电池中主要为KOH作电解液充电相当于是电解池,阳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阳极反应:Ni(OH)2+OH-=NiOOH+H2O+e-,阴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即阴极反应:M+H2O+e-=MH+OH-,总反应:M+Ni(OH)2=MH+NiOOH;放电时相当于是原电池,正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即正极反应式:NiOOH+H2O+e-=Ni(OH)2+OH-,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即负极反应式:MH+OH――e-=M+H2O,总反应:MH+NiOOH=M+Ni(OH)2,以上式中M为储氢合金,MH为吸附了氢原子的储氢合金,则A、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NiOOH+H2O+e-=Ni(OH)2+OH-,故A正确;B、电解时阴离子向阳极移动,阳离子向阴极移动,所以OH-离子从阴极向阳极迁移,故B错误;C、M+H2O+e-=MH+OH-,H2O中的H电离出的H+得到电子被还原,不是被M还原,故C错误;D、由已知6NiOOH+NH3+H2O+OH-=6Ni(OH)2+NO2-可知NiOOH与NH3发生反应生成亚硝酸根,因此不能用氨水做电解质溶液,故D错误,学科网微精品团队独家奉献,“学易”让学习更容易!2答案选A。【命题意图】本题主要是考查了原电池和电解池原理的应用与有关判断,涉及电极反应式的书写、离子的移动方向,电解质溶液判断以及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等,明确题给信息的含义是解本题关键,难点的电极反应式的书写,意在考查学生对已知信息的理解、应用以及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考试方向】抛开了传统的考查电解水、电解溶质、电解溶质和水三类型的考查形式,避免了学生靠死记硬背获得分数,深入考查了电解原理。从中我们应该可以看出,电解池的命题走向应该是以能力为主,而不是以考查学生已经掌握的固有知识,体现出新课标对学生能力考查提高,而弱化知识能力的特点。【得分要点】解答电解池相关题目时,应从几步入手:①看电极(材料),判断电极本身是否参与反应。②看溶液,判断电解液中的阳离子、阴离子种类,从而判断在阴极、阳极发生反应的微粒。③看隔膜,判断两极反应发生后阴离子、阳离子的浓度变化,从而判断溶液中微粒穿过阴(阳)离子隔膜的方向和产物。本题以充电时的总反应式为切入点,抛弃了通过装置图考查学生对电化学原理的分析与判断,该题的关键是明确充电相当于是电解池,然后依据在电解池中阳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而阴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判断出阴阳极放电物质,然后再结合有关信息逐一分析即可。1.(2014届山东省烟台市5月模拟)储氢合金表面镀铜过程发生反应Cu2++2HCHO+4OH-=Cu↓+H2↑+2H2O+2HCOO-,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电镀过程中氢气在镀件表面析出B.电镀时溶液中Cu2+移向阴极,并在阴极上发生还原反应C.阳极反应式为HCHO+3OH--2e-=2H2O+HCOO-D.电镀时每生成6.4g铜镀层放出2.24LH2学科网微精品团队独家奉献,“学易”让学习更容易!32.(2014届江苏省淮安市高三5月信息卷)浙江大学的科研小组成功研制出能在“数分钟之内”将电量充满的锂电池,其成本只有传统锂电池的一半。他们把锂锰氧化物(LMO)浸泡在石墨里面,使其变成一个可以导电的密集网络的负极材料(如图),与电解质和正极材料(石墨)构成可充电电池。若电解液为LiAlCl4-SOCl2,电池的总反应为:4LiCl+S+SO24Li+2SOCl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池的电解液可为LiCl水溶液B.该电池放电时,负极发生还原反应C.充电时阳极反应式为:4Cl-+S+SO2-4e-=2SOCl2D.放电时电子从负极经外电路流向正极,再从正极经电解质流向负极3.(2014届浙江省台州市路桥模拟试题二)随着对合成氨研究的发展,2001年两位希腊化学家提出了电解合成氨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