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智障生生活自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房县特殊教育学校徐建芹内容择要:“学校是一个受教育的地方,是一个学知识的地方,是一个把“不可能变为可能的地方”。学校通过教育让孩子间相互影响和通过一定的强化训练,使智障儿童在饮食、衣着、大小便、个人卫生和安全等方面掌握基本的知识从而让智障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达到最基本的生活自理的目的。关键词:智障生生活自理锻炼智障生生活自理教育的必要性:近年来我校听力残疾学生越来越少,智力残疾儿童呈逐步上升趋势,且智力程度越来越严重,生活自理能力越来越差,甚至无法自理。作为教师,我们的教育该何去何从?“以生为本”,学生之所需,教师之所向!面对教育对象的转型,根据智力残疾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我们必须想办法对智障生进行早期有效干预,以学生生存为目的,培养他们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认知能力、交往能力及社会适应能力,最大可能弥补智力发育迟缓带来的缺陷,尽可能使这类学生将来能半自立或自立于社会群体之中。智障儿童在许多方面的表现都明显低于其他正常的同龄儿童,特别是在生活自理能力方面,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严重影响智障儿童的身心发展。因此,我们决定先着手培养智障儿童生活自理能力,以帮助他们走好今后人生的“第一步”。培养智障儿童的生活自理能力是智障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智障儿童的生活自理能力,不但能减轻家庭的负担,还能减轻社会的负担,通过一定的强化训练,使智障儿童饮食、衣着、大小便、睡眠、个人卫生和安全等方面掌握基本的知识,达到最基本的生活自理,从而使智障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智障生生活自理教育的可行性:学校是一个受教育的地方,是一个学知识的地方,是一个把“不可能变为可能的地方”。学校通过教育让孩子间相互影响和一定的强化训练,使智障儿童在饮食、衣着、大小便、个人卫生和安全等方面掌握基本的知识,从而让智障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达到最基本的生活自理。调查过程及个案矫正措施:1.大小便锻炼大小便要喊成人,这对于一个即便是刚上幼儿园的孩子来说也不是件困难的事,但这对于我校二年级学生姜武来说,却是件新鲜事,为此,他常常会穿着尿湿的裤子继续坐在座位上若无其事的玩着;在午睡时,其他学生才刚刚睡着,而他的身下已画好了一张“世界地图”,不只如此,即使带他到厕所里,他也不会自己小便,在小便池前呆呆地站着,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却出奇地看别人在干嘛。于是,教师对他进行观察、记载,逐步控制了姜武的大小便规律,继而采取定时提醒的方法,辅佐他慢慢树立正确的大小便的反射活动,知道大小便要喊成人,并且要到厕所里去大小便。其次,我们再手把手地辅佐姜武学习大、小便的方法,经过边教边练的方式,让他逐步学会自己大、小便的方法。2、进食锻炼一年级杨洋的进食很差,喝水时不是呛着了,就是会从嘴边漏下来,进餐时不能正确的运用吸、咬、嚼、吞、咽,没有明显的区分,几乎是一挥而就;不能较好地区分食物中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经常是连皮带核一同下肚,针对这些表现,我们从基本的饮水锻炼开端,先辅佐他学习吸、喝、咽、吐等口部动作,并和他面对面地做示范,让她学着教师的样子做出动作,经过言语提示把相应的动作和称号对应起来,使他逐步控制这些动作,并同时丰富他的言语词汇。第二步是进食锻炼,教师也是用同样的方法先让他学习控制咬、嚼、吞、咽等进餐动作,然后反复练习,使之熟练,再让他边吃边慢慢地一步一步地练习。另外,辅佐他区分食物中什么东西可吃,什么东西不可吃也是非常重要,由于他经常被果核、骨头、残渣等卡住喉咙,所以要让他知道这些东西是不能吃的,要把它们吐出来,最后,再让他学习正确运用小勺进食。同时,我们也十分注重辅佐他养成进食时的卫生习惯,在进食过程中反复地提醒他,进食时不要讲话,不要东张西望,吃饱了要及时通知教师等。3、衣着锻炼一年级张俊波对自己的衣着有一定的认知能力,只是这种能力发育迟缓,不能与他的年龄相匹配,他不仅不会自己穿脱衣服,而且还不能配合生活老师帮他穿脱衣服,于是,我们便在帮他穿脱衣服的同时,引导他用动作来配合,使他先建立起...